首页海底捞,要上市了。这个消息,恐怕你已经在朋友圈看到不下一百次,已经快看吐了。你可能会说:优塾君,海底捞早就已经刷屏,你在这个时候研究它,还能研究出啥新鲜玩意儿?确实,好像也研究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太阳底下,其实哪有那么多的新鲜事儿呢。火锅这门手艺,相传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在中国至少已经进化了1700多年。早在西晋时期,左思的《三都赋》中就有诗句“日暮汉宫吃毛肚,家家扶得醉人归”,被普遍认为是在记载人们吃火锅的场景。吃着火锅唱着歌,这门生意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你还能研究出个毛呢?提到海底捞,媒体上无非就这几类形容词:“火锅一哥”、“餐饮巨头”、“火锅网红”……可是,在一片热闹中,不知你是否真正能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一个技校毕业的年轻技工,究竟是如何奇迹般的进化,最终今天坐拥整个海底捞集团的?在他背后,最关键的进化密码,究竟是什么?是什么特殊的基因,让海底捞从只有四张餐桌的火锅小店,成为今天年营收106亿的餐饮巨头?如果你把时光拨回30年前,看到当时那一幕,你一定会震惊。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是个典型的“70后”,技校毕业,在拖拉机厂当过电焊工,下海做生意屡战屡败,被坑的头破血流,芸芸众生中,和你我一样,滚滚红尘中苦逼的活着。直到1994年,23岁的张勇开出第一家火锅店,当时,店面其实很可怜,只有四张火锅餐桌。538人次阅读2018-12-1220:24:26港股|餐饮:海底捞,火锅之王如何裂变——优塾指数✩✩图文详情评论不知当年的张勇,如果看到今天的海底捞,会是什么反应:2015年至2017年,营收分别为57.57亿元、78.08亿元、106.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1亿元、9.78亿元、11.9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42亿元、14.14亿元、14亿元。今天的海底捞,年营收106.37亿人民币,运营着320家火锅店,员工数量高达50299人。注意,一家拥有5万名员工的公司。之前,我们研究过海底捞旗下的底料公司,颐海国际,但研究完它的财报,还是有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海底捞,究竟是怎么让这5万名员工,让所有一线服务人员,能够发自内心的热情满满、笑脸迎人、贴心服务?服务员脸上的笑容,是培训的、强逼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我们自己也开公司,深有体会:如果只管10个人,也许你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可是,要管100人、1000人、10000人、50000人,你来给管一个试试。这事儿,比登天还难。从财报的角度来想这个问题,火锅店这门生意,其实没什么值得研究的。账上没啥值钱资产,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