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如果问你,世界上,谁是最坚定的中国房价看多者?也许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任志强。但实际上,和我们今天研究的这位比起来,任大炮的在具体行动落实上,还差得太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它的账面上,拥有价值2688.73亿港币的投资物业,翻遍整个A股、港股股总计5742家上市公司,这个数据,都是最高的之一。连万科、恒大、碧桂园这些地产巨头,比它持有的物业都差远了。并且,这些物业几乎全部位于中国。就像很多人评论的一样,巴菲特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做多美国。而今天我们研究的这家公司,几乎只干了一件事:做多中国。而且,坚决做多一百年不动摇。这其实还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的实控人,是一个英国家族。这个家族自1866年开始,就踏上中国土地,那时还是清朝末年,它便开始了做多中国。直至如今,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无数次经济低谷、牛熊转换,这个家族几代人交接班,但看多中国的初心一直未改。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家公司,在港股,名叫:太古地产(01977.HK)。直接上数据:2015年至2017年(折合人民币),营收分别为137.79亿元、150.21亿元、155.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8.93亿元、136.05亿元、284.3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8.45亿元、77.15亿元、98.2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4.85%、61.37%、59.21%。152年前,23岁的英国小伙约翰.施怀雅远渡重洋,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上海,开始了他在远东的生意——船运。101人次阅读2018-12-1218:55:37港股|地产:太古地产,熬过无数牛熊转换——优塾指数✩✩图文详情评论早在十九世纪初,他已经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大班”,当时,甚至连如今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巨无霸之一——招商局集团(成立于1873年),都还没有出现。至于如今的中国楼市巨头恒大、碧桂园、万科、万达、融创等公司,起步甚至比他晚了有近一个世纪。二战期间,上海失守,太古洋行在大陆90多年的经营一度毁于一旦,被迫退至中国香港。但即使是世界大战,也没让这个家族湮灭。在香港,太古成为四大洋行之一,并开始涉足航空、地产。一个细节,便能看出其看多中国的决心。在太古第一代创始人约翰.施怀雅去世前,还嘱咐两个儿子说:“香港地方太小,家族事业的重点只能放在上海。”自1970年代开始,其开始在中国香港涉足商业地产,并且延续至今。21世纪来,太古终于重新回归内地,先后开发了广州太古汇、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上海兴业太古汇……无一例外,这些项目均成为城市地标。152年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