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23年6月刊3939水土工程用地1个;剖面样22个,其中水田16个、旱地4个、园地1个、林地1个。二、开展广西土壤三普试点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缺乏跨部门的工作团队这次土壤普查充分利用国土“三调”最新成果数据,综合农用地地类数据,运用土壤学和土壤调查制图理论方法、土壤分类最新成果以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二普”土壤类型数据为基础,构建统一工作底图,实现“三普”样点选取布设的自动化和智能化[3],需要抽调大量县、乡农业、林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土壤学相关背景的技术人员组建队伍。试点县土壤三普办成员由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以及各乡镇农林水利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组成。近年来,上林县农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且分布不均,土壤学、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虽然成立了领导小组,但基本以农业农村局为主先行调查,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普查工作中尚未高度契合,职能作用未充分发挥,主动性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2、样点信息不准确图斑土种名称方面,国家赋值资料与二普资料存在矛盾,部分土种面积不合常理,在校核国家下发的样点过程中,发现很多样点的土壤名称与二普名称无法对应(土壤分类不同的除外),如水田出现自然土的名称、林地(排除旱改水)出现水稻土名称等。此外,二普土壤图与三普工作底图比例尺不一致,很多面积较小的土种图斑被合并,导致该土种面积大幅增加。3、招标采购程序多、时间久外业调查采样需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招标,其中仅采购正式公告前的备案公告都需1个月时间,从公开招标公告挂网到完成采购,也需要1个月左右时间;从竞争性磋商谈判公告挂网到完成采购,需要20天左右时间;如果再发生流标、废标等情况,整个采购时间将会更久,导致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外业调查采样任务。4、APP设备功能不完善外业调查的APP设备系统刚开始应用时存在没按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系统赋值,天地图样点没标注样点编号、亮度不够、照片无前后滑动功能、内存不高容易卡机、输入栏界面过大挡住需输入的界面等问题。系统更新后,部分填写内容不合理,如施肥广西上林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外业调查采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周陆礼1,谭百励1*,陆俏2(1.上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南宁530500;2.广西鸿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百色530007)摘要: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中,上林县被选为88个试点县之一。该文阐述了广西土壤三普试点县总体要求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