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作信息2023(9)总第1490期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万通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银川分所摘要:近年来,民营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愈发复杂、多变,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要想保证管理运营规范化、有效防范风险、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就必须注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并且将其贯彻到位,发挥其自身效用。然而,民营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受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制约了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应做好自身定位,分析内控体系构建进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深究其成因,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切实提升内控有效性。关键词:民营企业;内控体系构建;内控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愈发重视内部控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帮助民营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事实上,实际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在内控构建进程中,面临多个不确定因素,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展示内控的约束、监控作用,可能对民营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由此,要想处理这一问题,民营企业自上而下要保持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探索一套贴合自身实际的内控体系,依照内外部环境灵活调整,使内控高质量地落实和执行,促进民营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一、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新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内控的作用,构建一套严格、完善的内控体系,帮助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施,对于保证资产完整及安全、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首先,确保资产完整、安全。资产的完整是民营企业良好运转的前提,如果缺少完整的资产,就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通过构建严格、完善的内控体系,能够规范人员实际操作,保证资产完整、安全,高效开展每项工作。其次,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在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如果没有及时辨识和防范各类风险,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主动辨识企业运营各环节中隐藏的风险,按照风险基本特征、影响程度分类,逐步做好防范和应对,可以将各类经营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最后,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内部控制通过规范各项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满足法律、监管的要求,通过会计、统计、业务等部门制度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