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设计合肥市蔡岗小学宇智翔教材分析:《村居》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设计理念:由“见”及“思”,“思”中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学诗,在读品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感情,在想象中发展语言。通过图、文、声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去读、去说、去想。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诗文。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解诗题1、古诗连一连。2、出示村居:师板书,生书空(边写边问结构,偏旁,组词)解诗题。(二)学法指引,会学诗出示课文:这是一首(古诗),明确学古诗要:会读会背;会说会想,知道诗人。(三)了解诗人,引兴趣图文出示:简介诗人。(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1、出示诗文(生字有拼音),要求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读准字音。2、反馈:指读,相机指导,重点:莺散长。小游戏。3、出示诗文,指读,齐读。二)二读课文,读出节奏1、聆听范读,生模仿读。2、出示节奏划分,指名读,师相机指导,男、女生分读。(五)精读文本:悟诗境,明哲理三读文本,读出诗情一)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怎么能读出诗情呢?同学们要——会想会说。2、出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