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天津市河北区新程小学周瑾教材分析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联想起无数优美的字眼儿和诗句:草长莺飞,拂堤杨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古诗二首》是第一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的首篇课文。其中古诗《村居》就用诗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春天。田野散步,山村闲居,一直是许多文人墨客欣赏和向往的生活方式。在众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里,清代诗人高鼎的这首七言绝句《村居》虽然问世较晚,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田园诗中的出色之作。全诗虽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却为我们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村生活图景:宁静的早春二月里,风吹柳动,草长莺飞,三五孩童,嬉戏玩闹,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通过这首诗的课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从而感受春天的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认读“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读好平舌音,书写“诗、村、童”3个汉字,掌握不同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体会古诗的音律美。4.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以及孩子们快乐活泼的形象。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1.能通过想象画面,运用恰当的语气和重音读好古诗。2.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课件。2.帮助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导入新课。(一)课前,引导学生背诵古诗。(二)伴着美妙的旋律唱起《春天在哪里》。【设计意图】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三)过渡。1.师:花红柳绿,流水潺潺,活泼可爱的小黄莺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听着这美妙的旋律,让我想到古人所说,古诗可以吟,可以诵,也可以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一课就是两首描绘美好春景的古诗。2.相机板书:古诗二首,并指导“诗”字的书写。提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