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者翻译思想之身份归因研究——以翻译家葛浩文为例.pdf
下载文档

ID:3350189

大小:1.1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译者 翻译 思想 身份 归因 研究 翻译家 葛浩文
第25卷第4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5,No.4 2023 年 8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Aug.2023 收稿日期:2023-02-09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BYY021)作者简介:毕冉(1980-),女,辽宁朝阳人,副教授。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DOI: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4.019 译者翻译思想之身份归因研究 以翻译家葛浩文为例 毕 冉1,李 涛2(1.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辽宁 朝阳 122000)摘 要:译者身份决定译者的翻译思想。本文在剖析葛浩文的多重身份 汉学家身份、翻译家身份、作为美国人的“他者”身份、全球公民身份的基础上,探讨每一种身份如何影响其翻译思想。关键词:葛浩文;翻译思想;身份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2023)04-0077-03 “身份”即你是谁。身份具有流动性、情境性和多重性等特征。在翻译研究领域,学者们认为“身份”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行为的实施,翻译权利的行使,翻译责任的担当,翻译信念的规范等方面都有着极大影响。译者的“身份”影响译者的翻译思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兼具读者、作者、创造者和研究者四种身份,不同的身份影响译者选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身份影响着译本不同的结果。”178“中国当代涌现出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传播到海外,这需要有好的翻译者,国外汉学家是值得研究的一个群体”2。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熟悉中国文学、文化,了解国外读者需求,并且能很好地与国际出版机构沟通。另外,葛浩文是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汉学家,翻译中国现当代作品近 60 部,夏志清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之首席翻译家。本文在深入剖析译者葛浩文多重身份基础上,以目标语文化、目标读者接受为出发点和研究视角,对译者的身份、思想和行为进行因与果、源与流、本质与表现的相互印证研究,探究葛浩文翻译策略的身份归因,论述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与其身份的深层次关联性。一、葛浩文多重“身份”葛浩文的多重身份主要体现在他的汉学家身份、翻译家身份、作为美国人的“他者”身份、全球公民身份,这些身份互为交织,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身份网络体系3。(一)葛浩文的“汉学家”身份 汉学家(Sinologist)是指研究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外国专家。我们熟知的汉学家有利玛窦、卫礼贤等,他们研究中国文化,并把中国文化译介到西方,同时把西方的文化、科技等带到中国。可以说汉学家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葛浩文出生于美国,后因服兵役来到中国台湾,开始学习汉字、背诵唐诗、研究三字经、仿写散文。服兵役结束后,进入台湾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后又返回美国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学习汉语三年,并师从柳无忌研究中国文学、文化,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典小说、元杂剧及萧红、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其代表性的早期研究成果是对萧红作品的研究。葛浩文博士论文萧红传对萧红的写作风格、写作技巧、萧红的作品与萧红的个人生活及成长经历的关系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并作出客观评价。爱屋及乌,葛浩文又对萧红的老师鲁迅进行研究,认为鲁迅是当时文化界的精神领袖。接着他又对萧红的朋友肖军和端木蕻良进行研究,之后又对当代作家丁玲、郁达夫、茅盾、老舍等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研究。作为汉学家他往返于美国与中国,并与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几十位文学家深入学习、交流,探讨中国文学与文化,丰富了他的文78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5 卷 学创作,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学研究的热情。(二)葛浩文的“翻译家”身份 2012 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莫言作品的首席翻译官葛浩文名声大噪。他被称为是英语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除莫言外,葛浩文还翻译了中国 30 余位作家的总计 60 多部作品。葛浩文的翻译历程从翻译萧红呼兰河传开始,一发不可收拾。20 世纪 70 年代,葛浩文翻译了萧红的 5 部作品包括生死场 商市街等,陈若曦的尹县长,黄春明的溺死一只猫,肖军的羊,共 8 部作品。这一时期葛浩文主要是为评而译。20 世纪 80 年代葛浩文翻译了 6 部作品,包括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这一时期葛浩文的翻译逐渐走向成熟,英译本红高粱家族的出版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20 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期是葛浩文的翻译多产期,他翻译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 酒国 师傅越来越幽默 丰乳肥臀 生死疲劳等 8 部作品,艾蓓的红藤绿度母,贾平凹的浮躁,刘恒的黑的雪,苏童的米 我的帝王生涯 河岸碧奴,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 千万别把我当人,虹影的饥饿的女儿等近 30 位作家的 40多部作品。这一时期他对莫言诸多作品翻译,使得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成就了莫言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从此“译路顺风”,葛浩文也因此从默默无闻的汉学家发展到世界瞩目的翻译家。“翻译家”也成了葛浩文最为显著的身份。(三)葛浩文的“他者”身份“他者”是与本土有别的身份特征,作为美国人的葛浩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以“他者”身份呈现的。葛浩文出生在美国,在美国读书,接受的是美国文化,在美国长大,形成的是美式思维方式。葛浩文以“他者”身份穿梭在美国与中国之间,他文字表达能力极强、了解美国文化、深谙美国风土人情、知悉美国读者的需求、能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表达原作内容,传递原作思想内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葛浩文可以根据目标语读者需求,对原作进行较为准确、恰当甚至精妙的翻译。(四)葛浩文的“全球公民”身份 全球公民(Glocal chimerican)这一说法是孟祥春 2015 年在其文章葛浩文英译研究中提出来的181。这一身份说的是葛浩文同时精通中国和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并能根据两种文化的特征将一种文学语言恰当地转化成另一种文学语言。在转化过程中葛浩文利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异化与归化并举的方式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实现译文的可读性。另外作为美国人的葛浩文穿梭于中美之间,与中国数十位文学家有联系,深谙中国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与美国的出版商也联系密切。二、葛浩文翻译思想及“身份”归因(一)忠实性与身份归因 翻译中的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内涵。这里的忠实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而是译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要忠实于原文,即不歪曲、不修改。葛浩文说:“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文本、尊重原著,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及内涵。”488葛浩文强调这种忠实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因为中英文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的忠实有时是需要做调整的,这种调整也是为了做到译文在内涵和思想上忠实于原文本。有着“汉学家”身份的葛浩文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他毕生的愿望是把中国文化忠实地用他的视角、他的方式、他的理解介绍给英语世界的人们。葛浩文在一次采访中说原作是他的指南针,忠实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是他的义务和责任485-86。作为美国人的“他者”身份,葛浩文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沉淀,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给“他者”身份的葛浩文以强大的冲击和震撼,他也因此喜欢甚至痴迷中国文学作品。为此,他对中国作家及作品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也正是“他者”身份使得葛浩文深谙美国文学及文化的本质,英语又是其母语,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转化是中文为母语的译者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葛浩文有能力忠实地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忠实地让英语世界的人们看到中国、了解中国文学、通过中国文学了解中国文化。文军等曾撰文说,葛浩文的翻译有对原文的背叛、有对原文的重写,但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忠实始终是他的第一翻译准则578-79。(二)创造性与身份归因 创造性与忠实性是矛盾关系,然则,葛浩文恰好能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寻找一种平衡,必要的时候必须忠实,非必要时要对原文进行加工再创造。葛浩文曾经说:“我喜欢既要创造又要忠实,有时两者需要折中和融通,在创造中忠实,在忠实中创造。”480-81文军等认为:“创造性是翻译主体在某种明确的再创作动机驱动下,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原作能动地阐释和建构的翻译行为。”580创造性强调的是翻译的艺术性,译者不拘泥于语言第 4 期 毕冉等:译者翻译思想之身份归因研究 以翻译家葛浩文为例 79 形式,注重意义转换。葛浩文作为“他者”身份的美国人,基于自身的民族性、对读者需求的了解,会根据自身的审美及价值观对原作重新加工和创造,以求达到可读性、可传播性、可接受性。以“磕头”为例,葛浩文将其翻译为 kowtow,但简单的一个词表达不了原作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因为磕头在中文中可能是表达恐惧、尊敬或感激。这就要求译者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磕头隐含的深层含义通过创造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作为“全球公民”身份,葛浩文精通两种语言,理解两种文化,并且知道如何将一种语言有效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并能准确地传达思想。一方面,他通过再创造将原作中暗含的或模糊的信息明确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他作为美国人的“他者”身份,深知读者要什么。为此,葛浩文曾经大幅度地修改过某些文学作品。比如 1988 年翻译莫言的 天堂蒜薹之歌时,葛浩文征得莫言同意重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局。莫言原作中最后一章是关于那些贪官污吏如何被调走、惩处等后续情况的详细交代,葛浩文作为一个全球公民及“他者”身份,根据出版方的意见及读者需求,葛浩文与莫言商量删掉了小说最后一章,重写了 20 多页,莫言最后也沿用了此章节。在翻译生死疲劳时,因原作者采用的是叙事结构描叙主人公的六度轮回,葛浩文则通过转述方式将原作呈现给读者。德国汉学家顾斌(Wolfgang Kubin)教授曾经说,葛浩文创造了国外的莫言,创造了美国式的中国文学。(三)可读性与身份归因 葛浩文曾经说:“我乐于将各类中文书籍(精彩的、一般的、糟糕的)翻译成可读性强、可接受的英文书籍。”466好的作品一定是具有可读性的,能引人入胜、能让读者爱不释手。作为美国人的“他者”身份,葛浩文精准把握了英语世界读者的心理期待了解这个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无数次的鼎盛与衰落、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期待体味异域风情。从这方面来讲译者在翻译选材上要有取舍,确保可读性。例如葛浩文选择翻译黄春明的 溺死一只猫意在帮助美国普通大众想了解我国台湾、了解我国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在国民党接手后由农村到城镇转型过程中底层人民的心理状况、生活状况。而葛浩文翻译领域的成功,与其翻译作品的选材有着紧密关系。汉学家身份,使得葛浩文根据西方读者的文化基础、文学审美及阅读习惯,从语言层面、文本结构层面和文本内容层面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删和修改,以达到可读性。比如,翻译丰乳肥臀时,葛浩文为了适应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将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原作第七章在译作中变成第二章,并删掉了原作中的一些章节。翻译红高粱时对文章中难理解的成语谚语等进行改写,删除了关于拜堂的内容,删除了与主题关联性不大的一些内容,也删除了原著中一些血腥的内容。另外,葛浩文还采用分段、合段方法增强译文可读性。红高粱译本中葛浩文将大段的内容按照时间及事件发生顺序分成小段,这种情况几乎在葛浩文的每一部译作中都有体现。翻译生死疲劳时葛浩文将第三部分内容删掉了近七十处,在第五部分又增加一段内容,是为了给小说一个明确的结局。英译本 生死疲劳有十处进行分段,四处进行合段。译者的增删部分多数是一些次要人物的情节,或者故事中主要人物旁枝逸出的情节,在不影响故事完整性前提下使得文字简洁、故事情节前后衔接紧凑、脉络清晰、画面感强。增删的目的是针对西方读者在对中国文化背景了解不多的前提下使行文流畅、故事情节连贯、可读性强。分段是为了避免阅读疲劳,厘清故事发展顺序。合段则是将描述同一人物或事件的两个段落进行合并,扫清读者理解障碍,减掉赘述,增强可读性。葛浩文的多重身份成就了他“忠实性”“创造性”“可读性”的翻译思想。葛浩文作为中西合璧的翻译大家以忠实为准则、以创造为手段、以可读为目的进行翻译实践。参考文献:1 孟祥春.葛浩文英译研究J.外国语,2015(4).2 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 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6):10-16.3 单伟龙,陈保红.译者行为之本源研究 以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外语教学,2020(11):94-96.4 葛浩文.论中国文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5 文军,王小川,赖甜.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外语教学,2007(6).(责任编辑:叶景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