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ARTEDUCATIONRESEARCH艺术课程标准视域下的美术学科综合口齐钰杰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美术和音乐为主线,融合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课程理念,必然会引起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重构。这也是在提侣美育的大背景下,艺术教育呈现出的多元化样态。基于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如何通过姊妹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互,使美术课程繁而不散,体现出艺术课程的共同价值和学科向心力,是值得教育从业者研究的问题。该文通过美育本位观、课程标准指导、艺术教育观、艺术本位观四方面窥探艺术学科综合的内因,探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的美术学科教学实施整合建议。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跨学科美术学科综合义务教育2022年4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2022年版艺术课标继承与发扬课改精神,在总结先前以美术、音乐为主的艺术课程改革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综合的艺术课程标准,并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为艺术教育教学提供指导。仔细研读2022年版艺术课标,了解课标的修订变化和发展原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下明确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效率,为新时代培养优秀人才。一、艺术学科综合的内因1.美育本位观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进一步凸显了国家对于美育事业的重视,深化了学校美育的全面建设。文件强调完善学校美育课程设置,提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除了丰富艺术课程内容的建议,文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还提出阶段性要求,指出各科艺术课程并非均衡发展,而是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情况下,逐步开设其他艺术课程。同时,文件中提到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作用,以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理念,这在2022年版艺术课标中均有提及。由此能看出,此次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统整是建立在美育背景下的一次改革。对于2022年版艺术课标,孔新苗曾从素养/感受力、审美/表达力两对关系的分析入手,提出艺术教育通过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体验以及艺术学习活动中的个体专好,结合评价体系、课程资源等实现美育素养和审美感受力培养。同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导向对于相应艺术语言探索的需求,驱动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