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主题班会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3350141

大小:1.7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主题 班会 开展 高校 党史 学习 教育 研究
教育探索177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门谈到要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当前“00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和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期,要利用好“党史”这本厚重的教科书,引导大学生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班会作为高校的教育方式之一,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走深走实具有重要作用。一、高校主题班会的特征与价值意蕴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当前学术界关于“主题班会”的概念界定不一,主要是从主题班会的性质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大多围绕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作用展开研究。相较于普通班会,主题班会在内容、主题上指向性更为集中和明确。概言之,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或辅导员根据教育、教学相关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主题,并根据确立的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专项教育活动。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具有形式多样、操作性强、参与度高、双向互动的特点,发挥着深化主题教育、塑造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实践成长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捧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主流上坚持正确的政治观;但在过度娱乐化、个体化的时代氛围下,也表现出政治冷漠的倾向。主题班会作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承载着管理学生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这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旨归不谋而合。主题班会具有针对性强、师生互动频繁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为面向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契机。二、高校主题班会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同构性(一)重要载体:引领思想观念主题班会承担着塑造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任务。而“党史教育本身就具有思政教育的属性”,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与主题班会的育人指向不谋而合。一方面,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集中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平台,“主题班会的开展实质为辅导员对大学生生活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引导提供了有效的路径”。高校辅导员可将党史融于主题班会内容中,围绕当前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设计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内容,通过评析有代表性的人物、辨析重大社会事件等,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党的理论,深化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党史为主题班会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高校辅导员可将其融入主题班会中,发挥主题班会主题突出、形式灵活等特征,激活党史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行动自觉和使命担当。(二)重要抓手:凝聚价值共识百年党史厚重无比,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党史更多表现为一串串年份、人物、地点和故事的汇编集。再加上党史学习教育多是考究化、学术化、官方化的话风,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不免会出现一定的情感隔阂,降低对党以主题班会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研究张鸿燕(上海电力大学,上海201306)摘要: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具有思想引领、价值认同、深化第一课堂教学等功能。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出现的党史在场感疏离、党史认同感淡化、党史使命感弱化等现实挑战,文章以主题班会为视角,探讨了高校拓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径,以期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关键词:主题班会;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张鸿燕(1995),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上海市2023年关工委课题“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关工委品牌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GGW081)。教育探索178史的感性认同。而主题班会作为集体性活动,能够有效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提升党史学习的实效性。一方面,在主题班会中,大学生不再被动,可以自行选择和设计班会的主题和组织形式,从前期班会的策划、中期班会的组织实施到后期的班会总结反馈,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是其追求社会认同感与价值肯定的敏感时期。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心理,借助在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评价和舆论导向影响行为主体自身的选择,增强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情感认同,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三)重要补充:落实育人任务主题班会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平台。作为高校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主题班会能够有效丰富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实效。主题班会能够借助多样化方式、多元载体、多重场景,让学生在切身实践中收获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动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挑战(一)党史在场感疏离“00后”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把自身定位为历史的旁观者,忽略了自身也处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首先,从历史发展的客观维度来看,党的发展历史已跨越百年之久,但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这百年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历史书和试卷上一个又一个外在的数字时间,其忽略了历史意识所贯通的内在历史时间。其次,从客观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无比厚重。但对于“00后”大学生而言,厚重的百年党史在应试考试的碎片化学习中,被冠以“知识化”标签推向了考试价值以至于降解了党史的历史价值。最后,由于没有经历过革命时期,所以革命时期的党史在“00后”大学生的生存语境中是抽象的。因此,当代大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对于革命时期的党史缺少某种意义上的“先天理解”,以至于难以把握党史发展的“内在时间”。综上,由于“00后”大学生与党史之间客观存在的时空代沟,导致其总是先验地将自身放置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然而“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00后”大学生应当是历史叙事的未完待续,应当在新时代以“剧中人”和“剧作人”的身份走进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二)党史使命感淡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0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际遇,决定了其无法亲身体验历史进程发展,无法深刻把握和理解党史发展的叙事逻辑,从而对于所肩负的使命担当无法产生深刻认知和情感认同。虽然“00后”一代的主体意识强烈、追求多元,但由于他们对党史发展逻辑仍处于“浅表化”理解,难以完整理解和把握党的历史使命的内涵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历史使命感。一百年来,围绕“人类解放”这一总目标,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但这一总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不同时代发展目标的依次推进,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接班人一旦发生“断代”,将会是阻碍历史使命实现的最大障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0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破除其对于党史逻辑的“浅表化”理解,唤醒自身的责任和担当,承接好“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三)党史认同感弱化历史只有产生情感的连接才能变成鲜活的,但由于“时空代沟”这一客观障碍的存在,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情绪无法与党史产生时代“共鸣”,从而弱化了其对党史的认同。一方面,“00后”大学生对于党史的情感把握存在着“时空距离”这一客观障碍。百年党史是一部充满血与泪的发展史,虽然在学习过程中,“00后”大学生会震撼于革命年代共产党人的悲义之举,会敬佩建设时期科研人的无私奉献,但却始终无法形成时代意义的情感共鸣。相较而言,同一时代下的最美逆行者更易唤起他们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党史学习教育话语作为勾连“00后”大学生与党的发展历史之间的桥梁,面临着话语间的“意义危机”。党史学习教育由于缺乏“意义共享”的话语,最终导致“00后”大学生在党史学习过程中出现“离场”的现象。概言之,“0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情感认同和表达的需求,但由于历史话语与当下话语脱节、历史话语与时教育探索179代话语断裂,导致其在学习党史时缺少主动性,最终导致其党史认同感弱化。四、以主题班会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一)坚持方法导向,实现大学生的历史在场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要找准切入点,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第二课堂的载体作用,切实拉近大学生与历史人物的时空距离。一方面,拓宽班会场地。教室是高校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的普遍场所,但要真正讲好党史故事,就必须拓宽班会场地。红色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地以其所承载的历史故事、革命人物、革命精神为内涵,已日渐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地。因此,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辅导员可以选择党史教育基地、建党百年展览馆、红色纪念地等,开展“沉浸式”党史主题班会,让大学生感受“立体”的党史情景,从而实现“跨时空”对话。另一方面,创新班会载体。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时,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革命故事以影视化的方式呈现,以此拓展大学生的时空观感,为大学生创造带入情感的“观”与“赏”所产生的心理空间、想象空间,使大学生观看影视片段的过程变成“情感体验”的历程,从而拉近大学生与革命英烈的时空距离,增强大学生的历史在场感。(二)坚持内容导向,唤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辅导员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认识到大学生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受教育”客体,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参与“主体”之一。这就要求辅导员在设计党史主题班会时,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有“魂”、有“理”、有“趣”的主题班会。首先,在设计主题班会时,要确保班会主题鲜明、内容连贯、逻辑清晰。党史人物、党的决策、党的历史、历史会议、伟大建党精神等,都可以成为开展主题班会的素材,辅导员需要将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分类整合,为主题班会内容提供参考。其次,主题班会在开展时,要破除简单化的机械思维,兼顾党史学习教育的文化性、现实性,不做照本宣科的“复读机”,而要做历史的“解码器”,赋予党史以生命与灵魂,使其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与实践接轨,真正连接起大学生与百年党史之间的“话语桥梁”。最后,党史主题班会的开展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辅导员在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时,要以各学段的侧重点为切入口,根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针对不同年级设计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的主题班会。(三)坚持主体导向,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主题班会需要学生和辅导员共同参与,这两大主体之间能否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直接影响着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因此,开展党史主题班会要始终坚持“双主体”原则,促进双主体间的和谐互动。一是要推动学生从“课堂”走到“前台”,不能让学生只扮演“观众”的角色,而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辅导员在确定班会内容时,可以通过召开班委会、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为主题班会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辅导员可以采取自愿报名、小组“承包”等方式,让大学生结合自身擅长的内容进行讲述和设计,使其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故事讲述者,从而以“第一视角”去感知历史史实,实现与革命英雄们的“精神对话”。二是要推动教师从“讲台”走到“舞台”。辅导员在主题班会中发挥的是引导、教育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党史主题班会时,要立足大学生主体需求,增进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借助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设计话语供给,打破话语间的“意义危机”,真正构建大学生与“党史”之间的“共享话语”,从“共情”走向“共鸣”,切实增强大学生对党史的认同感。五、结语百年党史中蕴含着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青年、走近青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书写未来。虽然青年大学生与百年党史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时空鸿沟”,但大思政观下的主题班会为高校党史学习提供了新的路径。高校辅导员要通过丰富班会内容、创新班会形式、健全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好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党史学习教育,进而充分发挥出主题班会的育人作用。参考文献:1李香云,李佳璟.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作用发挥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1(4):34-36.2任欢欢,刘志宽.党史教育在思政工作中重要价值研究综述J.教育评论,2020(3):95-100.3刘淑慧.新时代大学生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策略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2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