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4期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5,No.42023年8月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Aug.2023收稿日期:2022-08-06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202059);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g202106);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项目(lgkc2135)作者简介:李刚(1979-),男,辽宁朝阳人,教授,博士。DOI: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4.024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李刚,郑利民,刘丛浩,陈双,张丽萍,郝亮(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传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强化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校企深度合作高水平综合工程实践平台,创建大学生油、电、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建立竞赛助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提升,就业升学竞争力明显增强,校内外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研究成果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同类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新工科;车辆工程;应用型;培养体系;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7X(2023)04-0096-04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2]。新工科专业[3]是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人才培养强调交叉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车辆工程专业由于人才培养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被国家列为新工科相关专业。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此同时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要提高中国汽车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度自主创新,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造就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随着汽车产业升级转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需要大量人才,对车辆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对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