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张雅茜1曹冲2布娲鹣阿布拉1,3(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六安237012;3新疆农业大学中亚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52)收稿日期:2023G03G16.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口岸经济带促进新疆门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22D01A170).作者简介:张雅茜(1990—),女,山西运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EGmail:1571733497@qqcom;曹冲(1988—),男,安徽临泉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通信作者:布娲鹣阿布拉(1968—),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摘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2—2020年UN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修正后的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变动分别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双向分解,从动态视角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看,出口竞争效应是促进第三阶段出口贸易规模增长的主导因素;出口结构效应的重要性上升,尤其是市场结构效应所发挥的影响显著增强;需求规模效应逐渐疲软.从中国农产品进口方面看,进口竞争力效应一直是影响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增长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供给规模效应对进口逐渐表现出抑制效应;进口结构效应逐渐提升,其中产品结构效应表现为阻碍作用,市场结构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修正CMS模型;驱动因素DOI:1013856/jcn11G1097/s2023090061引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由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战略,付诸现实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国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格局发生转型.随着农业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连年递增,成为维护国际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更为中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同时,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力和挑战,国际竞争市场呈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局势.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