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考试学习资料(名师名校培训课件、考试宝典等)请到:http://zhunichengg.taobao.com第8课时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考点)本章共有三节内容组成,结合三一原则学会理解。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概述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考试大纲要求:1、儿童的特点及需要本节重难点:1、儿童的特点包含哪些?(生理、心理和行为)2、儿童的需要有哪些层面?一、儿童的概念和定义(了解即可)(一)儿童的概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任何人统称儿童。我国对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二)儿童的界定1、生理年龄2、心智年龄更多考试学习资料(名师名校培训课件、考试宝典等)请到:http://zhunichengg.taobao.com(三)儿童的特点(考点)1、生理特点;成长性(防止营养不良)、基础性2、心理特点;发展性(人格的形成)、依恋性(情感和生存)、可塑性(内外部环境的影响)3、行为特点;探索性(搭积木)、模仿性(示范行为)2010年真题-单选【例题】儿童的心理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联。社会工作者对儿童所处的抚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积极介入,是基于儿童的()。a.探索性b.模仿性c.可塑性d.依恋性答案:c【解析】可塑性是指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2011年真题-单选更多考试学习资料(名师名校培训课件、考试宝典等)请到:http://zhunichengg.taobao.com某县妇联在各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服务,其中一项内容是帮助留守儿童每月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通话两次,加强他们之间的亲子联系。这项服务设计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a.发展性b.依恋性c.可塑性d.模仿性【答案】b【解析】儿童的依恋性体现为: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题中,社会工作者让留守儿童与其父母通电话交流感情,满足了留守儿童对其抚养者依恋的需求。二、儿童的需要(考点)(一)生存的需要(二)爱的需要(情感、宠爱)(三)学习的需要(生活技能、礼仪知识)(四)游戏的需要(获得快乐、角色体验)(五)社会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的过程)(六)被保护的需要(儿童权益)2011年真题-单选儿童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快乐,学会与人相处,游戏主要满足了儿童的()需要。a.生存b.自我保护c.身心成长d.生命安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