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制取氧气的原理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等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二、推进新课制取氧气有两种方法: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工业制法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思考]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回答]属于物理变化,因为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并没有生成新物质。(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参照教材37页图2-14,引导学生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课件展示]实验2-5内容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什么气体?生:氧气。师:对!生成了什么?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2-5的另一项内容。实验编号现象原因快慢①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②过氧化氢溶液(加热)③单独加热二氧化锰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分析]①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②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③加热二氧化锰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④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结论]实验室可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或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师: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有二氧化锰时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时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那么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还是起别的作用呢?[实验]待上述实验④中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又会有气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