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过程与方法】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应用、分析、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教学难点】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花费了许多心血,我们要关心自己的父母,尊敬父母,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学生回答,师生归纳)2.提出问题: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我们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是多少?(学生拿出调查结果,师生共同求出我们班同学每周干家活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3.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每周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需要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这种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每名学生干家务劳动的时间是个体,全班同学干家务活劳动的时间称为总体.(板书普查、总体、个体的概念)二、想一想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在这一事例中,你能说出总体、个体分别是什么吗?(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全国人口普查的方法、意义,并分析得出:总体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个体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位公民的年龄)三、议一议1.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2.你能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一天到达和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3.某工厂上月生产了10000只日光灯管,能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2(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抽样的必要性,从而为引出抽样调查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