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类比等式的性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的联系和区别;在类比等式性质,观察具体数值、探索归纳不等式的性质的过程中,感受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发展符号表达能力;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本节课共设3道例题.【课上任务】1.回忆等式的性质是什么?2.完成探究1中比较大小并观察不等号的方向是否发生改变?3.总结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由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5.自主举例探索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大小关系会改变吗?6.完成探究2中比较大小并从不同角度观察不等号的方向是否发生改变?7.总结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3.8.学习3个例题,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个式子的大小关系.9.在例题中总结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时需要注意什么?10.完成3个巩固练习.11.比较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的性质的异同.【学习疑问】13.哪条性质没看明白?14.哪个环节没弄清楚?15.有什么困惑?【课后作业】1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120页习题9.1第4、6题.4.设m>n,用“<”或“>”填空:(1)m-5n-5;(2)m+4n+4;(3)6m6n;(4)−13m−13n.6.设a>b,用“<”或“>”填空:(1)2a-52b-5;(2)-3.5b+1-3.5a+1.【课后作业参考答案】4.设m>n,用“<”或“>”填空:(1)m-5>n-5;(2)m+4>n+4;(3)6m>6n;(4)−13m<−13n.6.设a>b,用“<”或“>”填空:(1)2a-5>2b-5;(2)-3.5b+1>-3.5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