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资源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20QJ03DFTB024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学期上课题心中的“110”(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道德与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8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张崧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指导教师张玉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初步建立人际安全防范意,对陌生人有一定的警惕性,能预防拐骗。2.提高分辨能力、面对陌生人,有一定防范意识,人际交往中懂得自我保护。教学重点:学会识别面对陌生人潜在的安全威胁。教学难点: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6分钟一、创境启思1.思考:贝贝在小区里玩,一位拿着平板电脑的阿姨说填写信息可以领奖品。贝贝虽然心里痒痒的,但是扭头走开了。你认为贝贝做得对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是如何应对的?教师小结:个人信息泄露会带来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受到不法分子诈骗等许多危害,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也不能填写虚假信息,避免给他人带来伤害!我们不应该为领取小礼物,填写虚假信息给他人带来困扰。2.近年来网络诈骗向低龄化发展,一些小学生的零花钱就因此不翼而飞,让我们一起了解发生在小丽身上的真实案例。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防范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做到“不轻信、不慌张、不贪心、不转账”。3.请同学们听吴华遇险故事,想一想:(1)骗子的狡猾之处;(2)董华受骗原因;(3)脱险机会与方法;教师小结:我们应该从吴华遇险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与陌生人接触时,提高警惕,遇事不慌张,不自作主张,积极寻求他人帮助3分钟二、辨析探究教师:有些同学对陌生人的警惕性提高了,再也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了,无论看见什么人,都觉得他们不怀好意,吓得都不敢出门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小结: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面对陌生人我们,既要有礼貌,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6分钟议一议:面对陌生人,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1)红红拒绝邻座奶奶递给的饮料;(2)东东为问路的陌生伯伯带路;(3)文文拒绝要求亲密接触的陌生叔叔;(4)讲解保护个人隐私要点;6分钟三、学会自护下面我们将进入安全自护小卫士的个人挑战赛。请你选一选,学一学,看谁学习的自护宝典最多!观看安全自护小卫士的个人挑战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