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海河传媒·2022年12月海河传媒本刊特稿传以知人:中国大陆传播学40年笔记传以知人:中国大陆传播学40年笔记40年来,中国大陆传播学(以下简称中国传播学)研究对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传播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传播学学科体系逐步得到确立、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群体不断进步、学术水平持续提高。在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进行传播学发展历史逻辑的思考,深刻反思传播学在中国40余年演进的曲折历程,积极探索传播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新路径,不断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理性与理性技术相协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的传播哲学方向转型。对上述学术之旅进行梳理和反思,无疑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传播学的“史前记录”。李彬、刘海龙在追溯中国传播学早期历史时发现,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访华,杜威和帕克先后到访中国。特别是帕克1932年9月至12月在燕京大学任教。“同一时期,美国的宣传研究、民意测验、公共关系、说服效果等,也在中国获得进展。曾经聘请斯诺任教燕京大学新闻系的系主任梁士纯,则开启了中国最早的宣传学研究与教学,撰写了第一部中国版《宣传学》”(李彬,□刘卫东司玲玲[摘要]2022年,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而言,是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年份。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随即,传播学作为一门外来学科被正式引进中国大陆。1982年,被习惯性称之为传播学“集大成者”的韦尔伯·施拉姆来到中国,开启了所谓“传播学在中国的破冰之旅”;同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传播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从这些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事件算起,至今已经走过40年发展历程。本研究依据历届全国传播学会议和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以及《中国新闻年鉴》《中国传播学报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等文献资料,对中国大陆传播学40年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主要分为三个议题,即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大陆传播学40余年发展的基本判断;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40年笔记第6期总第018期|02海河传媒本刊特稿2022)。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学先驱孙文本的博士论文《美国报刊中的中国:报刊揭示的美国对华公众意见的基础及趋势》(1925)堪称典型的传播研究。而美国传播学者斯迈思1971年年底到1972年年初第一次到中国大陆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