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数字人文方法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人文研究的一种新兴研究方法。它以人文主义为灵魂,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路径,通过数据可视化和数字地图等数字方法,延伸人文学科研究的时空范围和纵深程度。数字人文方法是一个具有“跨越”意义的方法,它不仅跨越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跨越了理论与实际的界限。数字人文方法的使用强调合作性原则、生产性原则、批判性原则和包容性原则;数字人文平台以终端用户为中心的性质,一反传统人文平台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强调社交性和交互性,皆预示了知识生产的“去中心化”发展趋势。这对于深化社会学研究和优化社会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多重启发意义。数字人文方法可以实现定量方法和定性法深度融合。当前社会学研究方法大致是以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二分天下。一方面,数字人文方法可以满足量化研究对“量”的要求大规模的数据库、语料库或共时性的数据流为定量研究提供充足的样本量,甚至省略抽样过程直接对总体进行研究。毋庸置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较传统的数据研究效果会得到一定提升,更便于研究者从中发掘规律、趋势和反常事件。它带来的改变绝不仅限于此,传统社会学量化研究遵循研究假设、建立模型、验证假设的研究步骤,但大数据方法的介入使得研究对假设和模型的依赖有限,数据遵循自己的逻辑得出研究结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另一方面,数字人文方法也可满足质性研究对“意义”的探求。已有研究表明许多质性数据往往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可视化处理,就足以解释其隐含的重要现象与规律,一反数字技术只适用于定量研究的固见。强调体验的田野调查法有其局限性,在对田野日记的收集、解释和分析中往往囿于研究者的主观视角。在数字人文方法的帮助下,原始作品将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