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美学观念在华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_杨文钰.pdf
下载文档

ID:320157

大小:2.56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统 美学 观念 设计 中的 应用 研究 杨文钰
Fashion China 69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传统美学观念在华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杨文钰 郑广泽杨文钰: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郑广泽: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品牌设计。摘要:传统美学观念作为中国美学的精髓,影响着我国艺术作品的创作。近几年,华服作为中华民族服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华服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品牌与设计师尝试进行华服设计。而随着华服设计作品的不断涌现,其设计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美学观念在古今华服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建议和策略,以期对华服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关键词:服装设计;华服设计;传统美学;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TS94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256(2023)02-0069-08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Chinese ClothingYang Wenyu,Zheng GuangzeAbstract:A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esthetics,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s influence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art works.In recent years,Chinese clothing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as a Chinese national costume.Due to the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for Chinese clothing,some brands and designers have tried to design Chinese clothing.With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Chinese clothing design works,certain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in its design aesthetics.Based on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s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clothing,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s in Chinese clothi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in order to play a certain enlighten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afu design.Key words:Fashion Design;Chinese clothing design;Traditional aesthetics;Applied researchCLC Number:TS941.11 Document Code:AArticle number:1009-6256(2023)02-0069-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饰逐渐西化,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愈发急迫,近几年虽然涌现出“汉服热”这样的亚文化运动,但传统服装仍然存在形制滥用、不合时宜、制作粗糙等问题。2017年国家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市场8p-传统美学观念在华服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indd 692023/2/16 14:14:3370 Fashion China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需求的增加,华服成为服装行业的焦点。伴随华服设计的持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华服必须符合中国式的审美,由此意味着传统美学观念在华服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华服发展现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传统文化与传统服饰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中国传统服饰中对于身材的包容,传统文化的弘扬,独特的审美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基于传统服装文化的传承,民族服饰的探索,我国华服的意识觉醒于二十一世纪初的“汉服文化复兴运动”。随着运动的发展,华服逐渐摘下了汉族服装、封建社会产物、传统形制等标签,注入了现代生活的理念,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当中。“中国当代华服定义与规范学术论证会”中讲到“华服”是: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基因和精神风貌,且融合当代审美的礼仪性服装,其服装风格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特质,体现当代社会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辨识度,使用于国际交往、文化交流、商贸活动往来以及日常节庆、典祭等礼仪场合1。华服的“华”字可以理解为“华美、华丽”也可以理解为“华夏民族”。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华服不仅仅指的是汉朝的服装,而是整个古代服装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从民族团结视角来看,华服则不仅是汉族人民的服装,它还应该包括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服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各种文化都是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唐代、汉等鼎盛时期,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我国传统服饰受到了儒家美学中“礼”的影响,古人认为关乎社稷大事的仪典必须在庄严隆重的氛围中进行,用于一系列祭祀活动的服装自然要更精心安排2。也符合“华”字中“华美、华丽”的含义。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美学观念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华服运动的发展。一方面,“华服”不是完全继承或发展传统服饰,而有意识地解决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之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华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受到了西方服饰文化的冲击,没有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服饰特征,其次是传统美学观念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相符,传统的宽袍大袖的形制、传统服饰的色彩与现代高楼大厦的环境格格不入。二、传统美学观念传统的美学主张,审美活动是在物理世界之外,建立一个意象的世界,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广义美3。中国传统美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人们受到生活、劳动、工具、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纵观中国美学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美学是对老子与孔子两种主要思想的延续与发展。道家美学是对老子思想的延续,最重要的范畴是“道”“气”“象”的阐释,它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生、宇宙、自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在国家统治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对服饰的影响远比老子美学要深刻,其思想中美与善更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性与政治性。(一)“天人合一”的意境美中国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侧重于表现与抒情,发展“意境”的相关理论,这一观念起源于老子思想中神韵、虚幻事物的观念。“天人合一”字面释义是“天道与人民生活的统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顺应天意,顺其自然的哲学观念。古人受到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精神与意境的世界。意境的特征之一为“情景交融”,即通过景象与情感的相互交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社会“意境”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子美学更多的关注地是人生、宇宙、自然。事实上,“意境”通过营造事物的整体氛围来暗示、联想出令人浮想联翩的画面,从而营造出一种可以令人想象的意境世界,描绘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追求一种超然、无我的境界。8p-传统美学观念在华服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indd 702023/2/16 14:14:33Fashion China 71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二)“中庸”的礼仪美中国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二则是偏伦理,侧重“美”与“善”的统一。“伦理”来自孔子儒家的哲学思想,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礼的统一,而“美”与“善”的统一是“中庸”思想的表现。“中庸”又可称为“中和”是儒家的审美标准,论语庸也曾记载:“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是一种中和、适度、过犹不及的处世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宗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礼仪”中“礼”代表的是国家的制度和理念,而“仪”是礼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希望用礼仪来约束和管理人们的行为和内心的想法。中庸阐释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礼仪讲的则是日常的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古代人民日常生活的指导思想,人们在这种美学观念的影响下创作出了中国传统韵味与特征的艺术作品。三、新中国成立前华服中传统美学观念的应用分析传统美学中有诸多涉及到服装的理念,如道家美学观念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追求朴素自然的、精神世界的向往,在服饰上提倡随性自然。儒家受到“礼仪”思想的影响,强调“文质彬彬、神形兼备”注重秩序的美学观念,以期通过服饰协助国家管理。上述美学观念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传统服饰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重要的组成部分。下文重点分析了传统美学观念在古代“深衣”和近代“中山装”中的应用。(一)古代“深衣”中的应用深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原型,也是传统华服的代表。“深衣”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服装。礼记深衣上曾记载:“古者有深衣盖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由此可见,“深衣”(图1)既可作为平时的常服,又可作为祭祀的礼服。从后世服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深衣对各个朝代的服饰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秦汉时期的曲裾袍(图2)、唐代的圆领襕袍(图3),虽受到朝代更迭、经济发展、文化交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深衣的交领右衽,宽衣大袍的基本特征,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典范。“深衣”受到了以儒家“礼仪”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的影响,并体现在其设计形式当中。“深衣”的产生是儒家审美思想传播的体现,也受到了道家审美观念的影响。其形制是典型的衣裳连属形制,直筒的长衫,上下分裁在腰部将其缝合到一起。款式整体受到道家“天人合一”美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宽衣大袍款式特征可以将人体很好地包裹起来又可以自由走动,在人体和服装之间创造出了自然、随意、和谐的氛围。交领右衽受到儒家“以右为尊”观念的影响,同时也深受“礼仪”美学观念的影响,讲究“短毋见肤”衣身较长4。除此之外,深衣的款式具有一定的象征性的寓意(图1、图6),其衣领如同矩形与正方形相应,象征公正无私;衣背中缝线垂直,象征正直;衣袖作圆形以与圆规相应,象征举手行揖;下摆齐平,如秤锤,象征公平。色彩也反映了儒家“礼仪”的思想。据记载,服装的袖口、衣襟和下摆部位会加以不同颜色的纹饰,父母、祖父母都在世用彩色,父母在世、祖父母不在世与父亲在世、母亲亡故的情况下使用青色,而父亲亡故的话则用素色。而在面料方面,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以及道教崇尚自然的审美理念的影响,大多采用白布、麻类等天然布料。(二)近代“中山装”中的应用自清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后,以儒家“等级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服装审美理念已经不再适合近代社8p-传统美学观念在华服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indd 712023/2/16 14:14:3372 Fashion China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会。民国是个混乱与变革并存的时期,据上海风俗大观记载:“至于衣服,则是舶来品今则衣服之制又为一变”在这种情景下人对于服饰的审美追求发生了改变,传统服饰中的“宽衣大袍”与近代工业化的生活环境不匹配,回顾清朝服饰长袍马褂(图4)与民国时期服装(图5),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民国时期的服饰摆脱了传统的等级伦理美学观念,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服装廓形更加贴体,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