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逆命题和逆定理教学目标:1.经历逆命题的概念发生过程.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3.会识别两个命题是不是互逆命题,会在简单情况下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4.了解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5.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教学重点: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教学难点: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及证明逆命题为真命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问题1:什么是命题?2.问题2:命题有哪两部分组成?3.问题3:“白马是马”“马是白马”,你认为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4.问题4:交换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后能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这个命题和原来的命题有关系吗?二、新知探究自学指导1:填写课本第65页的表格(2分钟)思考:观察表中的命题,命题⑴与命题⑵有什么关系?命题⑶与命题⑷呢?阅读指导1:课本第65页表格下方部分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练习1:课本第65页“做一做”练习2: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1)同位角相等。(2)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0.(3)如果|a|=|b|,那么a=b.(4)对顶角相等.思考下列问题:1.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吗?为什么?2.任何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吗?任何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吗?请举例说明.3.每个定理都有逆命题吗?为什么?4.每个定理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吗?归纳:21.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每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逆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想一想: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吗?练习3:课本第67页,课内练习第2题4.说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阅读指导2:课本第66页例1部分例1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已知:AB是一条线段,P是一点,且PA=PB.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1)当点P在线段AB上时,结论显然成立.(2)当点P不在线段AB时,作PCAB⊥于点O. PA=PB,POAB,⊥∴OA=OB(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PC是AB的垂直平分线.∴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例2:说出命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判定这个命题的真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