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物流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及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各项规定、制度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根据《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产隐患:是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本单位是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隐患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当部署、督促、检查本单位或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治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二、隐患分级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两个等级。重大隐患是指极易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且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一般隐患是指除重大隐患外,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三、排查频次隐患日常排查: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的经常性隐患排查,排查范围应覆盖日常生产作业环节,日常排查每周应不少于1次。隐患定期排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特点,组织开展涵盖全部交通运输生产经营领域、环节的隐患排查。定期排查每半年应不少于1次。隐患专项排查:在一定范围、领域组织开展的针对特定隐患的排查,一般包括:(一)根据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安全工作专项部署,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二)根据季节性、规律性安全生产条件变化,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三)根据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对安全生产条件形成的变化,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四)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四、责任部门和排查内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工作,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组织排查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从业人员发现隐患,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排查内容主要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情况;2.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情况3.涉及安全的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4.道路运输车辆的证照保险是否齐全有效;5.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车辆年检、综合性能检测、二级维护是否按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