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ustthespacingtoadapttoChinesetypesetting,usethereferencelineinPPTSpeakernameandtitlewww.islide.ccLOGOHERE员工退出裁员决策与机制设计主讲人:劳动关系退出一、员工退出方式岗位退出1身份退出23岗位退出篇第一部分一、岗位退出的方式1、岗位调整;2、待岗;3、内退;4、停薪留职;5、其他方式,如“双规”等。(一)岗位变更(1)协商变更;(2)单方变更;(3)擅自变更。1协商变更①书面变更;②口头变更。《劳动合同法》书面变更第35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12最高院司法解释(四)口头变更第十一条: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擅自变更①员工有权拒绝;②按原合同继续履行义务;③劳动者因此辞职可主张经济补偿金。法律后果竞聘与轮岗①二者概念区别;②二者合法操作的前提和方法;③法律后果。(二)待岗(1)待岗适用的对象;(2)待岗期间的待遇;劳部发【1995】309号第58条: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费,生活费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下岗待工人员中重新就业的,企业应停发其生活费。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请长假而下岗的,在其享受法定产假期间,依法领取生育津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照发原工资。(三)内部退养1、内退依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2、内退的条件;3、内退的待遇。(三)停薪留职1、法律依据;2、订立停薪留职协议应注意的事项。3、《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劳动关系退出篇第二部分一、劳动关系退出方式1、事实关系终止;2、劳动合同解除;3、劳动合同终止。(一)事实劳动关系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要件1.1•(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