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7期2023年7月doi:10.3969/j.issn.1673-2006.2023.07.013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徽州紫阳书院办学的成功因素及历史影响Vol.38,No.7Jul.2023芦洁媛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自南宋至清末,徽州紫阳书院办学的成功因素在于开展讲会活动,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健全规范讲会制度;办学经费来源多样,经费经营得当。徽州紫阳书院传承并发展朱子学说,推动新安理学的不断发展,影响徽州地区学术思想演变,同时其发展实现了中国书院的文化互动。关键词:徽州紫阳书院;朱熹;徽州中图分类号:C25唐初,由于印刷技术趋向成熟,刊印书籍难度较低,成本下降,书籍开始广泛流通于社会,我国士人学子由此进行一系列与书籍相关的活动,书院于此萌芽,逐渐成为我国士人开展学术研究、进行文化传播等活动的场所。书院的设立与发展影响着所处地区的教育发展程度、学术思想演变等方面,它既是中国古代教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书院或徽州书院研究的学术著作和文章有一些,如邓洪波[1]主编的《中国书院史资料》涉及书院兴起、推广、制度化和官学化等,李才栋[2]对古代江西书院的发展进行区域性研究,李琳琦[3]分析徽州书院与徽州学术思想之演变后认为,书院与学术的确有血肉关系,还对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特色进行了研究[4],张敏[5]分析了徽州紫阳书院祭祀、学术讲会、肆业讲学的功能,考察了徽州紫阳书院与地方互动关系。笔者在对紫阳书院办学成功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和论述的基础上,阐述徽州紫阳书院的历史影响,徽州紫阳书院作为传承和发扬徽州文化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研究,能更好地汲取徽州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代继续发挥价值。1徽州紫阳书院的历史沿革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秋,徽州太守孟公即学宫作晦庵祠堂,“嗨庵”为朱熹号。嘉定七年,郡守赵师端改建为文公祠。此时,晦庵祠堂、文公祠以祭祀朱熹为主。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徽州州守韩补建立书院以传朱子之学,并以祭祀朱熹为由,上奏建设了紫阳书院。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州收稿日期:2022-07-23基金项目:黄山学院徽文化项目(2020xhwh011)。作者简介:芦洁媛(1989一),女,安徽天长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徽文化、高等教育管理。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06(2023)07-0061-04成将李铨怀二作威,摧毁紫阳书院以辱书院生徒,后府迁书院生徒于歙县南门内的江东道院。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江东道按察副使奥屯公希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