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DYWORLD136影视观察摘要: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表达内心潜意识的创作方式,它以非叙事和反逻辑的方式表达对主流的反叛。本文深入分析了超现实主义手法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和表现特征,探讨了超现实主义元素在电影中的重要意义。超现实主义手法改变了观众的审美习惯,拓宽了影视创作的理念,对主流电影的发展影响深远。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呈现方式;潜意识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思潮,它涉及文学、美术、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的发展从文学艺术开始,后迅速转向视觉艺术,通过对物理空间关系、逻辑关系的颠覆呈现梦境的内容。超现实主义电影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主张表达潜意识、梦境、非理性,它反对将现实与艺术分割开来,主张将艺术融入生活实践当中,反对抹除梦境与现实的边界,打破了理性与艺术的藩篱。超现实主义电影将荒诞奇异的形象和场景加入现实生活当中,打破观众对以往现实的认知,它以非叙事、反逻辑的方式表达对传统电影的反叛,与主流电影划清界限。与传统的以叙事为主的好莱坞电影相比,超现实主义电影始终保持着渴求进步的姿态,夸张奇幻的画面冲击着大众的视觉神经,非线性反常规的叙事内容也为电影的表达提供更多的可能。一、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超现实主义”这一词语最早源于法国著名诗人阿波利奈尔,他在1917年创作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被认为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戏剧”。剧作家勃勒东在1924年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标志着“超现实主义戏剧”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成立,“超现实主义”一词也进入人们的视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摧毁了西方人“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人们出现了精神层面的危机,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思潮高涨起来,推动了1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纯电影、达达主义、先锋派主义)应运而生。超现实主义电影在达达主义的影响下诞生。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诞生,成为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论指导,梦境、心理变化、潜意识、无逻辑、充满性本能的隐喻为观众呈现一个荒诞的超现实世界。超现实主义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萨尔瓦多•达利和路易斯•布努埃尔创作的影片《一条安德鲁狗》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电影表达方式的单一性,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了多样的变化,拓宽了影视创作的空间,为电影的进步和探索注入了新鲜的力量。二、超现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