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教p微育|Huaxiajaoshijiaoyu半部了《论语》治天下(录音整理)孔子及《论语》解读口文/四川外国语大学康清莲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一孔子及《论语》解读。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因为我曾看过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小文章,说他原来读私塾时,老师给他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当时听了不以为然,觉得太吹牛了,怎么可能凭半部《论语》就能把天下治理好?后来经过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他发现半部《论语》都用不着,两句话就可以。一句话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面这句话大家很熟悉,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这句话是从《孟子》中提炼出来的。孟子说,作为一个国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Zhiyejaoywuduanibusijaoxueyanxiuzhuantil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你的快乐,老百姓就会把你的快乐当成他们的快乐;你把老百姓的忧伤当成你的忧伤,老百姓就会把你忧伤当成他们的忧伤。如果你快乐是因为天下而快乐,你的忧伤是因为天下而忧伤,这样都不能称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是非常认可《论语》中这些大智慧、大格局的。我们再看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文史出处在哪里。这句话是宋代的一个宰相赵普说的,职业教育五段四步式根据《宋史》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家人发筐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赵普很年轻的时候就很熟悉为官之道,但是对学问就不怎么精通了,也不怎么教学研修专题喜欢看书,做了宰相以后,宋太祖就劝他还是要多读一点书,应该要有文化才比较好。他晚年时手不释卷,每次回到自已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诵读。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决断36很快。他死后,家人打开书箱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宋太宗也曾问过他,是不是只读《论语》这一本书?赵普就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意思就是说我这个人的学问确实没有超出《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我过去以《论语》的一半辅佐宋太祖得了天下,我现在又用《论语》的一半来辅佐你开创天平盛世。于是,人们就从这段话里面概括出“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在中国及世界影响巨大。大家想想从古到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