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设计115一、泉州提线木偶戏历史发展概述泉州提线木偶戏,又名“嘉礼”,古称“悬丝傀儡”。木偶戏源于秦汉,盛于唐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让木偶戏受到了来自东西方文化的多元碰撞。明清时期,随着木偶戏在闽南地区的风靡,这一行业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产业链。不少原来从事佛像雕刻的小作坊也开始转行为专门雕刻木偶头的作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西来意”“周冕号”,所以木偶头造型上也继承了佛像的雕刻风格。木偶戏凭借闽南地域性的雕刻风格和剧情的丰富趣味,成了深受社会各阶层所喜爱的民间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泉州提线木偶戏以及木偶头雕刻于2006年一同申遗成功,目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保护项目,是泉州地区具有鲜明闽南地域文化的名片。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文化趋于多样性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性也在木偶戏上有所体现,传统演出形式无法与快时代的娱乐方式相抗衡,木偶头的雕刻也依托于手艺人,而不能走向流水线式的大规模量产,泉州木偶戏这一闽南人的艺术瑰宝正在逐渐没落。二、提线木偶戏文旅IP设计概述(一)木偶戏旅游文创IP现状分析IP人物形象设计应创新外核视觉符号IP视觉形象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IP设计是建立在视觉符号的表达上。文旅IP应做到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深挖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闽南地域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元素的提炼创新。一方面,这能使IP从设计中进行延展从而达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另一方面,也能使IP形象设计依托于非遗文化而变得更有张力和文化竞争力。在无形中让消费者感受到泉州提线木偶戏的独特魅力,满足视觉上、精神上的观感。根据《旅游IP:主题塑造,延展与提升》中对木偶戏IP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得知木偶戏IP开发力度还比较薄弱,产品设计上欠缺层次性。当前的主流消费者群体在文旅IP的选择上更偏好独具一格,富含文化底蕴的IP形象,但从目前市面上的木偶戏IP上来看,木偶戏IP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拘泥于传统形象,没能够在视觉形象上进行深度研究大胆创新,从传统中跳出来,在造型上不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没能很好地将泉州木偶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融入进木偶戏IP形象设计。(二)文旅IP设计与旅游文创产品相结合泉州木偶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无论是其故事情节还是木偶的造型均是闽南人的精神文明以及生活态度的呈现。文旅IP形象作为传播闽南文化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