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2023.0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中明确要求,“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如何让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习得阅读方法和策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是我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持续实践的一个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导读书目《神笔马良》导读课是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热爱阅读的一把好钥匙。课前,我和全班学生玩了两轮“看图猜人物”的游戏:出示一组图片,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大兔子、《小猫钓鱼》里的小猫、《小狗的小房子》中的小狗,说出它们的名字和身份;再出示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四本书的封面,猜猜图中人物是谁。从学前读过的绘本故事到二年级上学期读过的童话故事,再到二年级下学期的整本书阅读,逐层递进,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整本书阅读开始了。一、看目录,激兴趣教学生看目录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雷逸轩读了《神笔马良》这本书,特别喜欢《牧童三娃》这个故事,很想再读一遍,有什么办法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看目录呀!”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嚷出来。曹恒来到讲台前,兴奋地说:“翻到目录部分,从题目这列依次往下找,看,《牧童三娃》在这儿。”他说着还用手指出课件上的那个题目。由此,学生知道了目录由两部分组成,知道了目录提前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知道了通过看目录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读的故事。学生不禁寻找起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来……我紧接着来一个“趣味拓展”:“我读三个故事片段,看谁能快速根据文字内容猜出题目,并准确找到这个故事所在的页码。”孩子们专注地听着,抢答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乘机引导:“我们可以根据目录的指引,按顺序阅读,也可以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篇目先读。”书本还没有正式打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已被激发。二、得方法,善分享(一)图文对照,练习表达学生快速默读《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在“导读单”的帮助下,学生很轻松地说出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接着,我请学生分享读书过程中的小发现。当学生说到书中的插图时,我用课件出示张光宇老爷爷为孩子们创作的12幅插图中的第一幅,请学生猜猜这幅图说的是《神笔马良》中的哪一个情节。借助图示支架,学生说出:“这张图画的是马良在梦里遇到白胡子老人获得神笔的场景。看那五彩的光芒,金光灿灿的笔,胡须长长的老人,画得很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