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2023年1月第1期(上接第45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1]。经修订后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日益凸显。而创新就是在不断试错中行进的,因此必须遵循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规律,加快建立容错试错机制。一、新时代科技创新需要容错试错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曾经在论文《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提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抽取青蒿提取物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2]。科技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意味着从无到有、开风气之先,意味着风险和挑战,有风险就可能有失败。创新需要胆识,也需要容错试错的氛围。1.破解“不愿创新”难题,用容错试错热土涵养创新热情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已经成为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当已有产能达到高点,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支撑时,唯有走出一条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道路,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才能破解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创新本身就是试错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容错试错机制文/邹振宇1王会芝2(1.合肥科创蜀山科学岛运营管理有限公司;2.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摘要:科技创新过程中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失败是科技创新的必经环节。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容错试错的必要性,提出容错试错要形成覆盖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机制,做到科学配置资源、明确责任承担、完善收益补偿。同时,还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形成全社会容错试错良好氛围。关键词:容错试错;科技创新;政府;市场;社会》》》》交流探讨《安徽科技》2023年1月第1期757-760,767.[8]王章豹,黄驰,李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测评及分析———基于H大学的调查数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91-97.[9]周俊.问卷数据分析破解SPSS软件的六类分析思路[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7.[10]李旭,陈德广,周伟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开封市菊展游客满意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66-170.[11]腾讯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56%[EB/OL].(2022-08-17)[2022-09-0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