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转变一、新精神分析兴起的根源1、从社会历史背景分析2、从哲学背景上分析:实用主义3、从心理学背景上分析:精神分析学派出现后,行为主义兴起4、从科学发展的背景分析:美国受达尔文进化了影响最大国家(guójiā)5、从精神分析学派阵营分析第一页,共四十二页。第一页,共四十二页。二、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的区别1、古典:本能论与泛性论;新: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2、古典:坚持先天本我的作用;新:强调后天自我的作用3、古典:坚持先天生物决定论的悲观主义态度;新:相信人自己有能力克服冲突和挫折,不断地向积极方向发展,对未来持乐观主义态度4、古典:坚持早期(zǎoqī)经验的决定性作用;新:认为不仅要重视儿童早期(zǎoqī)经验,而且要探讨人的一生发展第二页,共四十二页。第二页,共四十二页。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gètǐ)心理学•一、生平(体弱自卑(zìbēi))•1、时间:1870年——1937,奥地利的维也纳郊区•2、童年时代是痛苦的。4岁学会走路,他的童年是在哥哥的阴影中度过的。不断患病,特别是佝偻病,使他的身体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戏时总是落后于哥哥和其它伙伴。4岁患肺炎,有两次差点被车撞死。小时因身体原因受到妈妈特殊照顾,然而这一切在弟弟出生后就结束了。•3、在学校也被自卑感困扰着。成绩平平,有一年他的数学成绩非常糟糕,不得重新这门课。老师劝告其父亲带他离开学校,跟鞋匠当学徒。这事激发阿德勒学习动力,他发疯学习数学,最后成为班里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4、考入维也纳医学院,受一位著名内科医生影响,把人当做完整的人,不要只盯着失调症。•5、1899年给弗洛伊德写信,请其为他的一位女病人提供医疗诊断。•6、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他参加自己家里举行的每周一次的心理学和神经病理学为主题的讨论。•7、两人在许多观念,尤其性上有许多分歧,导致分裂。弗谴责:“我让一个侏儒变得伟大。”•8、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带给人很大影响,这是缺乏合作与信任,提出社会兴趣概念。•9、20世纪20年代,他的思想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有许多追随者。•10、1926年到美国,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死于心脏病。第三页,共四十二页。第三页,共四十二页。(gètǐ)个体心理学:按照阿德勒的解释,是指试图理解作为一个有机体的个体的经验和行为的科学。他所说的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