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mùlù)2015版共识更新(gēngxīn)的原因12015版共识(ɡònɡshí)更新的内容22015版共识的核心内容3PPI的作用4第一页,共四十九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bìngbiàn)引起的出血。疾病(jíbìng)概述常见病因病因(bìngyīn)分类•非静脉曲张性出血•静脉曲张性出血•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50%)•胃十二指肠糜烂(8%~15%)•糜烂性食管炎(5%~15%)[1]KhamaysiI,GralnekIM.BestPractResClinGastroenterol,2013,27(5):633-638.概述第二页,共四十九页。危险(wēixiǎn)分层非急性(jíxìng)上消化道出血低危高危(ɡāowēi)临床治疗Ø药物治疗Ø三腔二囊压迫止血(限于静脉曲张出血)Ø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Ø介入治疗Ø外科手术治疗是否紧急评估1.意识状态评估2.气道(A):气道是否缺乏保护3.呼吸(B):记录呼吸频率、呼吸质量和氧饱和度4.循环(C):测量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紧急处置1.气道保护、机械通气2.液体复苏、输血3.经验性联合用药:静脉生长抑素+PPI;考虑静脉曲张出血者再联用血管升压素+广谱抗生素二次评估1.病史2.全面查体3.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4.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5.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的评估三次评估1.出血预后的评估2.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病情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呕血、黑便、头晕、黑朦、乏力等症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胃内容物潜血、大便潜血阳性第三页,共四十九页。呕血(ǒuxuè)可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伴血块,由于出血量大,黑便可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注意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概述(ɡàishù)——临床表现•出血量>400ml时可出现头晕、心悸、出汗、乏力、口干等症;•出血量>700ml时上述症状明显,并出现晕厥、肢体冷感、皮肤苍白(cāngbái)、血压下降等;•出血量>1000ml时即可产生休克。大量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第四页,共四十九页。发热(fārè)血象(xuèxiàng)变化氮质血症①血液蛋白在肠道内分解吸收——肠源性氮质血症;②出血致使循环衰竭,肾血流量下降(xiàjiàng)——肾前性氮质血症;③持久和严重的休克造成急性肾衰竭——肾性氮质血症。38.5℃以下,可能与分解产物吸收、体内蛋白质破坏、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有关。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初期可无变化,数小时后可持续降低。概述——临床表现第五页,共四十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