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院儿科教研室副教授梁敏第一页,共三十五页。小儿脑耗氧量在根底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仅20%。断氧数分钟可造成脑不可逆的损伤。营养缺乏对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很大:宫内营养不良对神经元影响大,生后那么对胶质细胞、髓鞘、树突影响大。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Brain第二页,共三十五页。出生时已比较成熟,髓鞘的形成约在3~4岁时完成。新生儿脊髓下端达第三、四腰椎下缘,4岁才上移至第二、三腰椎,故腰椎穿刺点要注意选择。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Spinalcord第三页,共三十五页。原始的反射活动:觅食、吸吮、吞咽─食物性;对疼痛、寒冷和强光的反响─防御反射;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Nervereflex第四页,共三十五页。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不易引出〔新生儿及婴儿〕,1岁后才逐渐稳定,克氏征3~4个月可阳性,巴氏征2岁内可对称阳性。条件反射:2周左右形成第一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3~4月出现兴奋性与抑制性条件反射。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Nervereflex第五页,共三十五页。•神态:•一般姿势:•运动:•感觉:•反射:深、浅反射;•颅神经征:•病理反射:•植物神经功能:第六页,共三十五页。概述婴幼儿时期最多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仍较多,故临床要注意婴幼儿发烧伴意识障碍,呕吐等要排除化脓性脑膜炎。第七页,共三十五页。一、病因1、病原菌: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等。新生儿和〈2个月患儿以G—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2个月至12岁的儿童以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12岁以上以脑膜炎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为主。第八页,共三十五页。第九页,共三十五页。二、病理1、蛛网膜和软脑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脑组织和脑底见脓性分泌物,可见脑室膜炎和硬膜下积液。2、炎性渗出物使脑室孔阻塞,继发性脑水肿。第十页,共三十五页。3、脑组织可被侵袭,表现为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脑细胞坏死,可出现意识障碍、惊厥4、炎症尚可侵犯颅神经,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致面瘫,失明。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三、发病机制1、体内感染的致病菌入血后,当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时细菌通过侧脑室脉络膜及脑膜,播散至脑脊液及蛛网膜下腔繁殖。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2、G—菌的内毒素和细胞壁等促使细胞因子的产生,使中性粒细胞浸染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功能改变,由细胞因子诱导的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