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缺乏病概念:缺碘对生长发育所造成的以智力损害为主的全部影响称碘缺乏病,简称IDD(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近20年来,研究表明,碘缺乏对人类健康(jiànkāng)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缺碘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不同以及缺碘发生在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个体对缺碘的反应等,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临床表现,呈现一个宽阔的疾病谱。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缺碘时期表现形式胎儿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围产期死亡率增加婴幼儿死亡率增加,N型克汀病──智力缺陷、聋哑、痉挛性瘫痪、斜视,粘肿型克汀病──身材矮小、智力缺陷、心理运动缺陷。新生儿新生儿甲状腺肿、新生儿甲功低下、智力低下儿童及青少年甲肿、青春期甲功低下、智力功能障碍、体格发碘缺乏病的谱带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碘缺乏病不是单一病种,而是一系列疾病的集合。从这个概念出发认识本病时,我们就不能满足于控制地甲肿和地克病作为最终目标,控制IDD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和防治(fángzhì)缺碘对脑发育的危害,从而提高人口、民族素质。第三页,共四十一页。二、特点:1、分布广:a全球;b中国是IDD严重流行区;c陕西。2、危害(wēihài)重:a影响大脑发育。b影响大脑功能,造成智力低下。C影响生长发育。D其它。既是轻度缺碘也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和生长发育迟滞。第四页,共四十一页。4、可预防:防治(fángzhì)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补碘。3、隐蔽性强:第五页,共四十一页。三、碘在自然界分布(fēnbù)1、碘库:海水含碘丰富(fēngfù)50~60μg/L,有“碘库”之称。2、陆地为什么缺碘?第六页,共四十一页。3.碘在自然界中的循环(xúnhuán)碘化物(土、海洋(hǎiyáng))日光碘元素(空气)降水(jiàngshuǐ)(雨、雪、冰雹)0.7μg/m3雨水:1.8-8.5μg/m3第七页,共四十一页。然而,陆地碘的补充要比原始碘的损失既缓慢而又量少,加之后来反复洪水泛滥而造成土壤持续缺碘,所以(suǒyǐ)根本不存在“自然纠正碘缺乏”,土壤中缺碘是无限期的。第八页,共四十一页。1.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保持体温,这个作用是终生的。2.促进体格发育。甲状腺激素(jīsù)调控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骼发育、性发育、肌肉发育及生高体重。四.碘的生理(shēnglǐ)作用第九页,共四十一页。3.促进脑发育。胎儿(tāiér)及婴幼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必须依赖于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供应。尤其是在易伤期内如果缺乏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落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永久的、不可逆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