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假说演绎法的“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教学设计秦伟强(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临夏731799)摘要本节课以“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为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概念模型、演练科学技能等环节,引导学生开展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激活学生思维潜能,使学生具备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关键词DNA半保留复制实验假说演绎法科学思维高中生物学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中的必学内容。该内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07版)中为选学内容。两版教材比较分析得出,该内容设置在新旧教材中存在明显变化。首先,该内容的学习要求发生了重要变化,已把旧教材中“选学”字样删除,可见该部分内容在学习DNA分子相关知识理论中的重要价值;其次,在新教材“思考·讨论”栏目对于该部分实验内容的设置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加入了假说演绎法的科学实验方法,突出了该科学方法的重要价值,也吻合了新课标中要求运用假说演绎法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要求;同时,在“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示意图”中对DNA复制条带的元素组成情况设计了学生运用演绎推理自主填写完成的空白任务框,该方式对于锻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也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材编写凸显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最后,在课后作业中也设计了集中练习该实验过程的习题,由此可见以新课程和新教材为核心的“双新”背景下,凸显了该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节课的重点是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难点是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演绎推理及模型构建。由于学生此前已学习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及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对假说演绎法已至少接触了3次,对该科学方法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因此教学中选择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中的假说演绎法模型为学习支架,开展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的概念模型。2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够基于教材中的事实和证据,运用假说演绎法对证明DNA半保留复制进行演绎与推理,探讨和论证实验结果,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2)能够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模型,促进创造性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