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根底监护第一页,共三十八页。•呼吸监护1、一般监测2、通气功能监测3、呼吸力学监测4、血流动力学监测5、氧代动力学监测6、机械通气监测第二页,共三十八页。•呼吸监测具体包括如下工程:临床观察,物理检查、放射线检查、动脉血气、潮气量、通气量、吸气力量、生理死腔、死腔量/潮气量、气道压力、气道阻力、胸廓-肺顺应性、分流率和气体成份测定等,有时还须包括肾功能和循环功能监测。第三页,共三十八页。一、一般观察1.呼吸道的通畅:气道分泌物增加时应注意吸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预防痰痂堵塞管道,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应防止气囊滑脱。①气管套管位置②气道内导管可靠性、是否漏气③套管周围组织损伤,长期患者警惕④气管切开感染预防第四页,共三十八页。2.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正常为12~18次/分,低于10次/分或高于20次/分均提示有潜在的呼吸功能不全;>32/min常表现为明显的呼吸窘迫,同时注意观察呼吸深度和节律。第五页,共三十八页。3、胸廓运动上呼吸道阻塞:三凹征和鼻翼煽动下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哮鸣音、呼气延长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连枷胸第六页,共三十八页。第七页,共三十八页。4、呼吸音:局部呼吸音降低或消失说明肺不张、胸腔积液或气胸;干鸣音表示气道内分泌物多;局限性的湿罗音多为肺部感染,炎性渗出;肺水肿时双肺满布细湿罗音。呼吸音不对称,除表示一侧肺不张、炎症或气胸外,在插管的病人还提示导管位置过深。第八页,共三十八页。二、通气功能监护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为5~7ml/kg左右。如胸廓活动小或呼吸浅快,潮气量下降,有效气体交换更少,可造成通气缺乏。且易导致肺不张。当潮气量小于5ml/kg时,即为接受人工通气的指征。第九页,共三十八页。2.肺活量:正常为60~80ml/kg,是反映通气贮备能力的指标,同时还能反映患者咳嗽去除能力。肺活量<10ml/kg时,提示有潜在的呼吸衰竭。第十页,共三十八页。3、每分钟通气量:由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获得,正常成人为5~7L/min。4、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为潮气量减去无效腔量后再乘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缺乏可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通气量大多致呼吸性碱中毒。解剖或生理死腔的增大,皆可致肺泡通气减低。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5、死腔通气比例〔VD/VT〕;VD:无助于二氧化碳呼出局部的通气量。VT:潮气量。VD/VT:是指二氧化碳从肺内排出效率的指标。健康人在静息状态下,其约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