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共六十三页。人类对生命现象与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整个机体水平向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结构及分子水平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近几十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的渗透及应用,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分子营养学就是营养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在阐述营养素与基因如何相互作用,导致营养相关疾病发生开展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目前该学科刚具雏形,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开展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成为一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第二页,共六十三页。第三页,共六十三页。(一)分子营养学定义目前关于分子营养学尚无公认的定义。我们暂且定义为:分子营养学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研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研究遗传因素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决定作用。在此根底上,探讨二者相互作用对生物体表型特征(如营养充足、营养缺乏、营养相关疾病、先天代谢性缺陷)影响的规律,从而针对不同基因型或变异或针对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特异调节作用,制订出营养素需要量、供给量标准和膳食指南,或特殊膳食平衡方案,为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性疾病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第四页,共六十三页。分子营养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调节机制,从而对营养素的生理功能进行更完全,更深入的认识。2.如何利用营养素促进有益健康基因的表达和抑制有害健康基因的表达。3.遗传变异或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4.营养素需要量存在个体差异的遗传学根底。5.营养素—基因相互作用导致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性缺陷的机理及膳食干预研究。第五页,共六十三页。(二)分子营养学的开展简史人们对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初认识,应该始于先天代谢性缺陷。1908年,Dr.ArchibaldE.Garrod在推测尿黑酸尿症(alcaptonuria)的病因时,首先使用了“先天代谢性缺陷〞(inbornerrorsofmetabolism)这个名词术语,并由此第一个提出了基因—酶的概念(理论),即一个基因负责调节一个特异酶的合成。该理论认为,先天代谢性缺陷的发生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某种酶缺乏、代谢途径某个环节发生障碍、中间代谢产物发生堆积的结果。第六页,共六十三页。1948年,Gibson发现隐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ece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