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学教研室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第一章绪论第二页,共三十四页。第一节伤寒学定义•对象•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开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内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根本规律;•目的•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疗效。•中医临床根底学科组成局部,中医主干桥梁课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第二节伤寒学的形成与开展?伤寒论?地位:是中医经典著作是我国第一部阐述外感病并兼述杂病的辨证论治医著,是我国第一部将理法方药一脉贯穿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根底。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临床医生必读课程对日本、朝鲜、南韩医学也有深刻影响。第四页,共三十四页。?伤寒论?学术成就•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创造性提出了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那么与方法•创制与保存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剂•奠定了中医药制剂技术的根底。第五页,共三十四页。?伤寒论?学术渊源•从?内经?到?伤寒论?,第一次实现中医学史由“理〞到“治〞的质的飞跃,奠定了中医临床学根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出自?伤寒杂病论?,一偏外感,一偏内伤。•?温病学?在?伤寒论?根底上对外感病的理论、辨治方法不断补充与完善,并自成体系。第六页,共三十四页。?伤寒论?学术渊源?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源与流,理到治姐妹篇源与流第七页,共三十四页。伤寒论与临床各科关系:从学术言是源与流的关系从内容言是兼容与分支的关系。第八页,共三十四页。•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公元150-219年在世,荆州南阳郡人〔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伟大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成书约200-219年。?伤寒论?成书:第九页,共三十四页。成书条件:1社会历史背景是成书的客观条件战乱频繁瘟疫流行:?自序?曰“建安纪年〔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第十页,共三十四页。2前期医学成就是成书的客观根底辨证论治法那么及治法中的“八法〞已被具体应用于临床。伤寒在汉代是常见病,医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方药知识到了汉代已相当丰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方180首,药物240味。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伤寒论?沿革:?伤寒卒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成书200-209〕?伤寒论?西晋王叔和收集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北宋林亿等校正刊行〔1057年〕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