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xiǎoér)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第一页,共二十二页。第一页,共二十二页。病例(bìnglì)介绍丁妍雅,女,3岁,因“咳嗽伴叹气,胸前不适1周”入院。入院查体:T36.5℃,P112次/分,R28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反应一般,诉胸前不适,有阵发性连声咳嗽,伴有叹气。双肺呼吸音正常,无啰音,未闻及心包(xīnbāo)摩擦音。发病前1周有咳嗽症状,否认家族中早发冠心病史。治疗予抗炎,补液,营养心肌。入院诊断:1.心肌炎2.急性支气管炎第二页,共二十二页。第二页,共二十二页。辅助(fǔzhù)检查•心肌(xīnjī)酶谱:AST32.8u/LCK133u/LLDH270u/LCK—MB28u/LHBDH252u/L•心电图:1.窦性心律•2.T波倒置(V2,V3)第三页,共二十二页。第三页,共二十二页。病毒性心肌炎由多种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xīnjī)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xīnjī)纤维变性、坏死或溶解的疾病第四页,共二十二页。第四页,共二十二页。病因(bìngyīn)•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毒感染最多见。肠道病毒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其中柯萨奇、埃可(ECHO)、脊髓灰质炎病毒为致心肌炎的主要病毒;粘病毒如流感(liúɡǎn)、副流感(liúɡǎn)、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也不少见;腺病毒也时有引起心肌炎。此外,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肝炎、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柯萨奇病毒的B组为人体心肌炎的首位病原体,按其分型以2、4二组最多见,5、3、1型次之;A组的1、4、9、16、23各型易侵犯婴儿,偶尔侵入成人心肌。第五页,共二十二页。第五页,共二十二页。发病(fābìng)机制•从动物实验、临床与病毒学、病理观察,发现有以下二种机理:一)病毒直接作用实验中将病毒注入血循环后可以心肌炎。以在急性期,主要在起病9天以内,病人或动物的心肌中可分离出病毒,病毒荧光抗体检查结果阳性,或在电镜检查时发现病毒颗粒。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产生溶细胞物质,使细胞溶解。二)免疫反应实验与人体病毒性心肌炎起病9天后心肌内已不能再找到病毒,但心肌炎变仍继续;有些患者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状(zhèngzhuàng)轻微而心肌炎表现颇为严重;还有些患者心肌炎的症状(zhèngzhuàng)在病毒感染其他症状(zhèngzhuàng)开始一段时间以后方出现;有些患者的心肌中可能发现抗原抗体复合体。以上都提示免疫机制的存在。研究还提示细胞毒性主要由T淋巴细胞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