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109·2023年/第20期/从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儿童文学汉译原则——以《小王子》中译为例◎张桌雅(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外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11)一、儿童文学与理论框架自“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开始以独立文学形式出现在中国。从此以后,文人学者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儿童读者的需要,主动探索儿童的精神世界。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汉译在20世纪盛行,这也反映了国内市场对儿童文学的需求扩张。(一)儿童文学语言特征及翻译研究孩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作品的熏陶便是童话。童话幻想色彩厚重,运用天马行空的拟人、夸张、象征、比喻、想象等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折射现实生活。童话故事情节颇为离奇来吸引小读者。语言具有鲜明特色,往往通俗易懂、稚拙淳朴,音乐性和节奏感十足的话语令人读之朗朗上口。因此对于此类作品的翻译要基于译文、忠实原文内容,传达原作的童趣于译作。因此,儿童文学汉译从语体角度上就对语言表达提出特定要求。在文章《发展的童话:鲁迅、爱罗先珂和中国文学》中,汉学家安德鲁·琼斯先生(Andrew·Jones)这样写道:“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必须依赖于中国儿童的发展。”因此,翻译工作的研究人员理应重视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汉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儿童的教育与发展越加重视。国内图书市场也直观地反映了儿童文学的需求。与之相随的是大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西方儿童文学汉译作品。另一方面,兴盛的翻译活动也相应暴露出国内儿童文【摘要】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儿童文学著作《小王子》享誉世界,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广受全世界儿童喜爱,其汉译版本也值得研究。本研究对比分析《小王子》三个不同汉译版本,以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的四个方面为理论基石,探讨中译本的差异与翻译策略,以及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标准为儿童文学翻译所提供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对日后儿童文学翻译提供借鉴思路,以期为蓬勃发展的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提供建议。【关键词】《小王子》;儿童文学;功能对等【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0-010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35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翻译传播学视角下微语言的语用价值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C0130)。学翻译研究工作的缺乏和不足。随着中国三胎政策的正式放开,在可以预见的接下来十年间,中国新生儿将在政策的推动下出现激增,由此带动的儿童文学需求将持续加大,从而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