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近期,花了一定时间再次拜读了费孝通先生所作的《乡土中国》,感触颇多。曾经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刚上大学时,无论是民法学老师,还是刑法学老师,甚至是教罗马法的老师,给我们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乡土中国》,要求每一位法学专业的学生都要通读一遍。工作后再读这本书,与学生时代相比,心境不一样、感悟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了。《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所作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他用通俗、简洁、干练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14个章节探讨了差序格局、家族、血缘和地缘等内容。全书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求学或者工作,远离故土,行走他乡,成了“回不去的人”。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安土重迁的时代似乎已经愈行愈远,曾经儿时我们快乐成长的乡土社会也似乎渐渐消弭在我们的记忆中。钢铁大厦所构筑起的金属藩篱,在阻隔人与人的心理距离的同时,也切断了我们回归乡土的情结道路。于是乎,就如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乡土本色》一节结尾所写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那片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的故土,我们又怎能轻易地放下她、轻松地舍弃她呢!在面对“去”“留”问题时,稍作思虑,其实不难做出选择,只要我们秉持一份赤忱的乡情、心底始终保留一份浓浓的乡土本色,我们的人生之路终将拥有勇毅前行、向阳而生的勇气和底气。只因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只因我们想用心用情守护好我们的“根”。守护好我们的“根”,就是要守住我们心灵的净土。这片净土的迷人之处,在于她如诗如画的美景、在于她令人垂涎的美食、在于她氤氲环绕的烟火气。这片净土,浸染着家族观念,充斥着熟人面孔,我们互相了解、彼此扶持,用汗水和勤劳耕耘这片土地,用歌声和欢笑热爱着这片土地。杜甫笔下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余光中口中的“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都一一表达了我们情系故土,永葆本色之心的深情告白,教会了我们如何守护心底那一份最真挚的情感、最单纯的真爱。守护好我们的“根”,就是要守住我们发展的希望。费孝通先生在书中写到“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