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史新中国史应知应会题库226道含答案.docx
下载文档

ID:2381125

大小:34.47KB

页数:5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党史 中国史 应知应会 题库 226 答案
党史新中国史应知应会题库226道含答案 党史、新中国史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五卅运动 2.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A)。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C 日本出兵占领青岛 D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3.五四运动后期,中国(B)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A 农民 B 工人阶级 C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D 学生 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A)。 A 民主和科学 B 新道德和新文学 C 民权和平等 D 自由和民主 5.20世纪初期哪两大中、外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A 1911辛亥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 B 1919年的五四运动、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列宁逝世 D 1911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 6.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B)。 A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D 具备历史的理由 7.191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B)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中夏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D)。 A 1921年6月1号 B 1921年7月1号 C 1921年7月21号 D 1921年7月23号 9.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C)。 A 李大钊 B 毛泽东 C 陈独秀 D 董必武 10.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A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中共三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北伐战争的开始 12.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B)。 A 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B 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C 是反帝与反封建结合的革命纲领 D 是在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情况下制定的 13.大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C)。 A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4.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C)。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马日事变 C “七一五”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 D 南昌起义 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C)。 A 秋收起义 B 广州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百色起义 16.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首次尝试出现在(C)。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由大革命失败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是(A)。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四大 D 中共五大 1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C)。 A 必须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 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必须建立国民统一战线 1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D)。 A 开始游击战争的尝试 B 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0.(A)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 A 古田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党的六大 D 党的七大 21.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B),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古田会议 B 遵义会议 C 黎平会议 D 两河口会议 22.党的(B)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23.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D)。 A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C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中共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2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之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D)。 A 把革命的火种洒向西部 B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 红军第五次“反剿”的失利,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5.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反映在党的作风问题上,主要是缺乏(C)。 A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 B 民主与法制的观念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D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6.1931年,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突然进攻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发动了(A)。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2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C)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 八七会议 B 洛川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十二月会议 28.1937年(D)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A 九一八 B 一二八 C 华北 D 卢沟桥 2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A)。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B 中国共产党倡议和平解决 C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D 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30.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A)。 A 从民族的利益出发 B 从阶级的利益出发 C 从工农群众的利益出发 D 立足于蒋介石可能转变政策 31.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D)。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C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发表蒋介石谈话 32.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A)。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长沙大捷 33.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C)。 A 战略防御阶段 B 战略进攻阶段 C 战略相持阶段 D 战略反攻阶段 34.下列关于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 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 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伟大思想解放动 C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35.中共七大系统地总结了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C)的基本理论。 A 统一战线 B 社会主义 C 新民主主义 D 农村包围城市 3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C)。 A 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B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团结 C 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D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37.党的(B)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A 六大 B 七大 C 延安整风运动 D 八大 38.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提出(B)三大口号。 A 和平、民主、进步 B 和平、民主、团结 C 独立、自由、民主 D 民主、自由、富强 39.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从1946年进攻(D)解放区开始的。 A 冀鲁豫 B 陕甘宁 C 山东 D 中原 40.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B),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 进攻 B 防御 C 相持 D 反攻 41.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B)。 A 内线防御为主 B 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 C 内线相持为主 D 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42.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A)。 A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B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 罢课运动 D 民主运动 4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转折点”是指(B)。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 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44.1947年7月至9月,在(C)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