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023No.1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一体化概念的思考ThoughtsonIntegrationConceptofArchitecture,LandscapeandInteriorDesign褚冬竹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UAS人物/UASFigure292023No.1302023No.1众所周知,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同属建筑领域,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推进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一体化,既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又是建筑自身的合理需求。基于上述背景,《城市建筑空间》杂志采访了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褚冬竹。共植于自然生态UAS:在当代,几乎所有建筑设计都无法脱离环境背景,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而且要考虑自然因素以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请问您如何看待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褚冬竹: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的意义毋庸置疑,且不仅于此。城市中,建筑连同室内外环境及各类基础设施共同植于自然生态中,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形成基于综合人居环境思想下的建筑设计必须全面思考的内容。对于中国人,这样的观点并非陡然创新,更不是源自西方的学术引进,而是对我们自身文化与精神的真切尊重和血脉延续。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这样描述1800年前的成都:“邛竹缘岭,菌桂临崖……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邛竹橘柚、延阁飞榭、临山瞰江,建筑绝不是房屋本身,而是连接自然、联系内外的那一根线,牵扯着人与世界的关系。但囿于近代的客观落后,现代中国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步伐不得不加大,力度不得不加强,也在面貌快速改变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建筑、环境、自然及各类基础设施的割裂或各自为政成为相当数量城市发展的症结。在这个快速追赶的进程中,与高楼林立的现代风貌同步的还可能是有机环境和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而再追溯传统,我们却可以在更古老的表述中看到关联与尊重的智慧:“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即“人文化成”“以文教化”。此处的“文”指一切现象或形相。与今意不同,“天文”不单是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而指代了所有在人之外的天道自然规律,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广泛关联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集成、共生关系成为人及社会不断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