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管理水利技术监督2023年第2期DOI:10.3969/j.issn.1008-1305.2023.02.036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的滨水传统村落风貌特征分析杨谦(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由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村落风貌逐渐被忽视,这引起了建筑学、规划学和景观学领域的关注。为了加大对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以镇山村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通过数据收集与实际调研等方式,识别并提取镇山村风貌景观基因,构建景观信息链,对其景观信息元、点、廊、网四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信息链中景观信息元的虽然丰富,但是保存度较差。对镇山村提出相关保护策略,以期为其他滨水传统村落风貌特征保护提供新思路。关键词:传统村落;镇山村;景观基因;景观基因信息链;风貌特征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305(2023)02-0139-04收稿日期:2022-10-22作者简介:杨谦(1997年—),女,硕士研究生。E-mail:879163782@qq.com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生活的源头,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但由于城市扩张、工业发展,21世纪以后,我国的自然村落总数锐减,从363万个降至2010年的271万个,10年共消失了90万个[1]。此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应该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保护村落自然环境,建设宜居的乡村,让村民更愿意留在村落。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已迫在眉睫,也为我国学者探究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给予了精神支持。目前,我国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平面形态方向[2]、空间结构方向[3]、文化景观与风貌特征方向[4],还有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方向等[5]。而研究方法从主观性较强的定性研究发展到多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定量研究,对于传统村落的相关量化研究有巨大的进步。其中包括刘沛林等人带领的研究团队运用景观基因理论,分析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6-9]。李伯华、冯艳等人在此基础上,基于“景观信息链”(LandscapeInformationChain)理论[10],识别并提取村落传统文化基因,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景观信息链,以景观信息元、点、廊、网的形式呈现,恢复传统村落历史风貌,并进一步提出保护措施[11-12]。本文将借鉴景观基因理论,以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为例,识别并提取村落的风貌景观基因,构建景观基因信息链,并对镇山村的景观风貌特征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