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archiveswork第136页2023/2(下)总第405期基于大数据的地勘单位档案数字化路径探讨文/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黄蓓一、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不仅仅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对于各领域来说,大数据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发展空间。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档案工作基本实现数字转型”的建设目标。档案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是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凭证性信息记录,是单位核心信息资源与重要资产。地勘单位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主力,拥有很多有价值的珍贵地质档案,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地勘单位必须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当前地勘单位中仍大多数延续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在档案收集、查询、统计、利用等方面效率不高,还给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数字化档案就是打破纸质档案管理的弊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将纸质载体档案转换成数字化形式存储,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二、当前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特点一个单位档案管理形式与办公形式密切相关,从某种角度来说,办公形式决定档案的发展。当前,地勘单位大多数没有实行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采用纸质化的多,从而限制了地勘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此外,地勘单位档案管理还存在以下特点:(一)历史遗留问题。现在的地勘单位很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几个地质队合并而成的,当时档案归档标准和管理水平都与现在有很大差距,再加上时间的变迁,单位地址的搬迁,管理人员的变动,导致地勘单位对那个年代的档案了解熟悉程度不够,目录与实物不能对应,有的档案目录已经丢失。(二)库房空间有限。档案数量年年增加,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等都要定期移交档案室,都给储存空间带来压力。(三)档案管理方式较传统。大多数地勘单位仍沿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数字化档案建设有的才起步,虽然单位主管部门也在推广数字化档案建设,一些单位也正在着手进行纸质档案的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