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工作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进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进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优势,释放文旅经济活力,发挥毗邻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和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的优势,依据“12345〞进展思路谋划全域旅游进展,即创响“·绿色〞一个品牌,明确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秀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两个定位,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三个融合,构建红色经典景区、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秀丽乡村旅游示范带、阳化河乡村旅游观光带四大组团,做实工程、品牌、平台、根底、人才五大支撑,突出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上连成都、下接重庆的天府旅游名县努力推动成渝中部绿色进呈现范区再上新台阶。二、进展目标经过5年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文化事业富强进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秀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品牌进一步唱响。着力唱响“·绿色〞文旅品牌,推动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名流名家不断集聚,“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中国烧烤美食之都〞文化活动名片不断丰富,对外文化形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独特魅力更加彰显。文旅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根本形成,建成县文体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到达一级馆标准。乡镇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效劳中心全掩盖。全域旅游格局根本构建,成功创立A级景区8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文旅产业带动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支柱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凸显。新增文旅企业20户,省级文创产业园1个,星级旅游饭店2家,星级乡村酒店5家,星级农家乐20家。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实现翻番。文旅市场标准有序,人民群众文化旅游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度显著增加。三、功能布局构建“一区、一带、一镇、六点、四线〞的县域旅游空间布局。一区: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一带:“三旅〞融合进展产业带。串联、、、、等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环线。一镇:劳动文旅特色小镇。小冷静位为伟人、诗意田园、古镇风韵,坚持红色文化与绿色田园相融进展,建设4.2平方公里元帅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