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热射病(heat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1产热散热失衡2直接热损伤3内毒素模型学说机体产热散热失衡产热>散热散热障碍高温高湿环境高强度运动产生大量热量(是休息时的15-20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无效性汗分泌持续高热直接热损伤人类临界高体温阈值在41.6℃-42℃45min-8h极高温度49-50℃,可耐受5min直接热损伤导致蛋白变性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骨架与细胞核损伤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内毒素模型学说运动+高热肠道血流量减少(约80%)肠黏膜缺血缺氧,黏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易位,大量内毒素入血身炎症反应、DIC、多脏器衰竭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特点;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热射病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训练的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忽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劳力型热射病在热射病基础上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故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DIC出现早,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出现。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角弓反张、幻觉、去大脑强直、小脑功能障碍等。(2)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合并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