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致辞稿.docx
下载文档

ID:1112439

大小:26.63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农业 特色产业 发展 大会 致辞
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大会讲话稿 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届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大会,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一年来特色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明年的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刚刚,5位同志分别代表开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先进乡村做了大会发言,12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他们是我市特色产业开发中涌 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阔干部群众要以他们为典范,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努力开创我市特色产业开展的新局面。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特色产业开发势头强劲 一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阔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前两届特色产业开展大会精神,认真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开展了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显着提高。去年以来,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面积130万亩,特色产业总面积到达87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占到总纯收入的一半。全市特色产业的开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广阔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开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广阔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明确,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开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党委政府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顺应民心民意的惠农工程、开展工程,自觉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指导农业和开展农业。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全面落实了领导干部包抓产业责任制,17个优势主导产业分别组建了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集中人力物力包抓产业开展。各县(区)和优势产业区域的乡镇,成立了相应机构和组织,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制订下发了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四个流域特色产业开展规划,明确了开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各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走村入户,破解难题,活泼在田间地头,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包抓、催促特色产业开发之中,为特色产业的开展尽了心、负了责、出了力、流了汗,涌现出了一批开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区、乡镇、村社和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开展特色产业,广阔农民群众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手段日益增多,开拓市场的本领日益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乡村干部和能人大户。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产业基地为根底,创办专合组织,领办龙头加工企业,注册产品商标,申请原产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等各项认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联系订单,拓宽了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提高了经济效益,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开展速度明显加快 一年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化的目标,加快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增核桃52万亩、花椒37.81万亩、中药材12.05万亩、油橄榄6.83万亩,银杏、茶叶、蚕桑、苹果、蔬菜、烤烟、花卉等特色产业面积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实现了较大开展。畜牧养殖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水产取得突破,养殖面积到达3万亩。一大批专业乡镇、专业村和规模养殖、经营大户已经形成和正在崛起,产业开发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三)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建成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龙头企业。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陇南长城果汁饮料、XX县区合兴中药材开发公司、XX县区瑞雪洋芋精淀粉开发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或进行了改扩建。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5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到达20户。这些龙头企业在带动特色产业开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特色产业开展的有生力量。在扶持开展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建设销售市场,扶持运销大户。全市农产品专业市场到达17个,农产品销售市场163个,以武都马街花椒市场、XX县区小川核桃市场、XX县区永兴苹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为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根本形成。同时,我们把特色农产品注册认证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4个、144.3万亩,认定无公害畜禽43万头(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1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基地、82023亩;XX县区大黄、西和半夏、XX县区党参、宕昌当归、两当狼牙蜜等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或gap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126个,全市获甘肃名牌农产品企业4个,陇南名牌产品企业13个,注册认证工作走在全省各市州前列。一年来,我们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四届农博会、中国兰州茶叶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等节会,我市茶叶、油橄榄等16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后稷奖。我们相继举办了第二届陇上江南冬播露地 蔬菜博览会、陇上江南明前茶鉴品会等大型节会。我市各县区和一批企业先后与外地经销企业签订了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经销合同。这些节会的参与和举办,有力地推介和宣传了陇南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了陇南特色产业知名度,陇南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省有了地位,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 (四)农业科技水平有新提高 按照五个千人(户)到村的要求,全市创办农民科技学校962所,科技特派员效劳到村1277人,干部帮助指导到村762人,培养科技能人1163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83个。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间作套种、水库网箱养鱼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通过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工程,既为广阔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又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科技是增产、提质、增效的第一推动力,充分发挥了科技在产业开发中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特色产业开展和农村经济繁荣的现实生产力。在前不久由国家科技部等17个部委举办的第十五届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上,我市设立陇南展馆和陇南特色产品销售馆,全方位展示了特色产业开发的成效,受到大会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23个产品再次获得后稷奖,3个产品获得后稷特别奖,陇南市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成交奖。市县两级还组织大批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种植业大户参展参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技意识,并达成了一大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协议,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五)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特色产业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1600元,同比增长9.3%,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特色产业总产值到达26.5亿元,今年预计可到达3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特色产业产值30亿元的目标,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到达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开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局部县区和乡镇开展特色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一些气候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还没有破题,还存在空白点,优势主导产业全覆盖、最大化的目标还没有落实到村到户。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农户效果不显着,特别是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的提高。三是注册认证及获奖的农产品数量不少,但运用这些成果扩大宣传和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方面还做得很不够,真正在全国全省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还比较少。四是销售手段比较落后,运用现代传媒和技术进行网上营销、网上订单等几乎还是空白。大宗农产品,如蔬菜等销售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特色产业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面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明年开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不仅对农村根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农业保护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提出了根本原那么、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而且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根底设施条件、建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事关农业开展全局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为今后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开展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展的实践和取得的显着成效充分证明,我们提出开展特色产业的根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开展措施完全符合陇南实际,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抓住目前良好的开展势头和机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掀农业特色产业开展新高潮。 今后农业特色产业开展的总体目标是。一是特色产业规模要做到最大化。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油橄榄、茶叶等全市一品、数县一品的优势主导产业明年要实现适生区全覆盖和基地规模最大化。区域性、独一性产业要加快开展步伐,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加工率到达50%以上。三是农产品知名品牌的打造要有新突破- 。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农产品质量平安和科技水平显着提高。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平安、生态名牌产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到达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四是市场营销能力要有大提升。进一步扶持开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效劳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等新型农产品营销取得突破。大批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统筹规划,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最大化、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做大特色产业规模,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要在实现适宜区全覆盖,油橄榄、银杏、食用菌、经济林果、花卉以及区域性特色产业要加快开展步伐,尽快形成规模。要因地制宜,开展桔子、枇杷、樱桃、石榴等区域性、独一性的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白龙江、白水江川坝河谷地带要建成万元田示范区,西汉水流域要成为特色产业开展的金腰带和新的增长点,嘉陵江流域要建成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区,XX县区下四区、武都洛塘片、XX县区大南峪、寺台片、XX县区晒经片、徽成盆地等光热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就种什么。通过几年的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结构调整,开展特色产业使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既是特色产业开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广阔农民群众的热切盼望。各级政府要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开展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来抓。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那么,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是把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已经建成的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国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的优惠,帮助企业解决土地征用、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扶持龙头企业的开展。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联合经营、实施兼并等多种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