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用药差错是指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可发生在药物选择、处方、配方、标签、包装、发药、服用和监测过程中。用药差错是客观存在的,发生原因有操作者个人因素,也存在管理体系的漏洞。发生用药差错与医生医嘱、处方书写、药品调配、药品应用这三个主要环节有关[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治疗性操作,是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是医、药、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用药过程的参与者有医师、药师、患者及其监护人、护士与相关的医务人员。1.医师开方差错[2]1.1书写差错,如将药名、剂量、剂型、用量、给药途径及次数写错或出现笔误。1.2对所用药品不熟,如同一药物的不同商品名,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造成重复用药。1.3对药物剂型不熟悉造成用法错误,如肠溶片、缓释片掰开服。1.4不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等。1.5医师对用药政策不了解如医疗保险患者超范围用药等。2.药师调配差错[3]2.1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操作规程、核对制度配方,纪律松散,劳动态度不严肃造成的,疲劳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受周围环境影响等都可能配错药。2.1.1调配虽有核对,核对药师流于形式而造成发药错误,甚至配发过期变质的药品。2.1.2核对与交代不清如每次5mg易使患者及家属误为每次5片等;又如地高辛每天服1次,每次半片,药师在药袋上误写成每天3次,每次1片,易出现用药错误。2.1.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薄弱求学阶段没有认真学习,对各种药品的名称、药性、作用甚至外包装等了解不多,掌握不全面,以致在给患者药物时发生错误。2.2药品名称混乱:药品的名称、包装、颜色、字迹相近,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药多名或多剂型等,极易造成视觉差而出现发错药。2.3组织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确,药品摆放位置混乱调剂者粗心未核对而忙中出现差错。2.4药品质量药品出现过期变质在配发时并未查对发现,引起患者投诉。3.护士给药差错发错药、打错针、漏发药、漏注射居护理差错的首位[4]。主要表现:3.1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措施如“三查七对”执行不到位,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3.2交接班不清,特殊药物治疗没仔细的交班,接班后没及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特别是夜班注意力不集中易出差错。3.3处理医嘱错误居护理差错的第二位,常见有药名相混、时间剂量错误,早停或晚停,漏抄错抄医嘱。主要是执行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所致。3.4配药不规范,粉针溶解不完全,抽吸残余药量较多,多次穿刺输液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