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调研报告关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有关京津风沙源治理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了解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推进工程政策措施与有效机制,我局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调研内容如下:一、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生态扶贫方面的奉献1、生态效益XX县区地处XX省XX县区东北部,毛乌素沙地东南源,是京津风沙源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2023年国家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中将XX县区纳入工程建设范围,工程实施5年来,人工营造樟子松、油松、侧柏、山杏等乔木林60800亩,封山封沙榆林51000亩,工程固沙15000亩。工程的实施,使工程区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较大程度低缓解风沙危害、减轻大气污染,有效缓解扬沙、浮尘天气。其主要生态效益表现为:首先,有利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保土保肥、抵御自然灾害。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使大面积荒山荒地变成了林地,有效降低了土壤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强了工程区抵御干旱、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1〔2〕间接经济效益据有关权威机构按照有关参数计算,10000亩森林年可涵蓄降水39万立方米,按等容量水库建造本钱计算,价值为222.6万元;可增加地表有效水5.7万立方米,价值5.7万元;净化水质价值38.4万元;仅10000亩森林修养水源的价值合计为266.7万元。另外,10000亩森林还可减少泥沙流失量1.4万吨,固定二氧化碳666吨,释放氧气486吨,间接经济效益巨大。3、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开展和经济建设的根底。工程实施后,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森林除尘、降噪、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改善XX县区域生态环境,风沙或浮尘天气明显减少,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安静舒适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使神木人民和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其次,工程实施吸收社会局部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时,我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生态脱贫政策,推开工程建设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如2023年度大保当镇摆言采当村新栽植樟子松1500亩,有效带动贫困村群众及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地-3人畜破坏等措施不到位。工程区全面实施禁牧后,导致农牧民收入下降,禁牧工作触动了农牧民的利益,影响了干群关系,造林与禁牧矛盾突出,管护责任难落实,留下了边治理边破坏的隐患。再次,现有投资标准已经不适应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