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的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更名为华润公司,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回望历史,从1938年履行特定使命开始,华润先后经历了贸易总代理、向实业化转型、开启“两个再造”等三次转型,形成了多元化产业集团。2020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华润集团新一届党委以“战略-组织-文化”为框架,提出“重塑华润”战略,开启第四次转型。当前,华润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六大领域,下设26个二级企业(8家在港上市、7家内地上市),两家直属机构,实体企业近2000家,在职员工37.1万人,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70位。一、实践背景(一)适应国企改革趋势的必然要求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方向逐步清晰。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作为十项改革试点之一。2020年2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明确“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主要环节和监督管理等问题。2020年8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进一步提出优先支持商业类子企业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从中可以看出,随着中央层面政策要求的不断丰富完善,国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方向和路径越来越清晰。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也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抓实抓好的一个课题。(二)满足华润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华润坚持集团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方针,旗下已拥有雪花啤酒、怡宝饮华润特色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实践创造单位: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主创人:简易魏星创造人:石明泽曾庆军张彧[摘要]作为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红色企业,华润集团立足多元化企业实际,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作为根本遵循,将营造开放、包容、发展的组织氛围作为关键要素,确立了“市场化选聘、系统化培训、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实施路径,持续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打造了一支适应重塑华润战略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经理人队伍,形成了开放、包容、发展的组织文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