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379/j.issn.1003-8825.2022040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机场高填方边坡滑移规律与稳定性分析吴丹泽1,王广德2,郝友诗1,任庚2(1.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沈阳110043;2.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621)摘要:依托某机场高填方边坡滑移变形工程实例,在原位监测失效的情况下着重分析边坡失稳滑移发展过程数据,辅助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手段,综合预测边坡整体稳定性,提出表层和深部位移监测预警值,指导滑移过程治理措施设计。通过分析研究成果,为机场工程边坡滑移历史和判断稳定趋势提供有益探索,为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提出决策依据。关键词: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滑移规律;稳定性;监测预警中图分类号:TU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825(2023)01−0165−060引言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多、诱发失稳因素复杂,失稳滑移边坡溯源分析及工程预警成为山区机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机场高填方工程具有时空非线性分布、多因素敏感性等特征,空间构型的改变引起应力的重分布,必然将以变形的方式释放应力,使边坡体呈现出变形-稳定的过程规律[1],这一过程随工程自然条件不同而差异较大,例如,贵阳龙洞堡机场沉降观测时间达6个月后趋于收敛稳定。通过对国内多个机场工程实际案例总结,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法、地表及地下水、原地基岩土体工程性质、填筑体特性[2]。在机场高填方工程建设实践中,国内学者总结出了“基底面”、“临空面”、“填筑体顶面”和“填筑体”要素组成的“三面一体控制论”系统[3],进而对边坡滑移过程原位监测与时空综合分析,达到灾害预警、修正设计的目的。虽已探索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但机场高填方边坡滑坡情况仍有发生,如九黄机场滑坡、宜昌三峡机场灯光带滑坡、攀枝花机场滑坡[4]等,均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东北地区某机场高填方边坡施工过程中的原位监测失效,地表出现明显位移,恢复有效位移监测一年后,发现变形持续发展且长时间无收敛趋势。本文依托该高填方边坡工程,整理分析监测数据,揭示滑坡体时空演化分布规律,反推滑坡体滑面位置和滑体范围[5],揭示出诱发滑坡的机理机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软件验算坡体稳定性。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1工程概况1.1机场边坡滑移概况东北地区某机场场区地处丘陵地貌单元,地形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地势设计面及原地形三维图,见图1。位于场区西南侧的#1...